在愛爾蘭的政治體系中,高層依然是英格蘭人,中層是蘇格蘭人,富有的愛爾蘭工商業主和南部中小地主(領主)永遠都是議會的下層,不僅議員數量少,而且得不到上位者必要的尊重。
伴隨著愛爾蘭王國經濟實力的增長,那些留學到法國,積極閱讀過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以及狄德羅為代表的百科全書派的愛爾蘭新興工商階級,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生于都柏林的年輕律師沃爾夫·托恩,早年求學于都柏林大學,1789年獲愛爾蘭律師資格。1791年于貝爾法斯特,參加建立統一愛爾蘭人聯合會,堅決要求實現愛爾蘭的民族獨立,宗教平等,建立共和民主政體。次年為天主教委員會秘書,參加召開天主教大會,派出代表團向政-府請愿,迫使議會通過《天主教徒寬容法案》。
1793年之后,英國正式加入到反法同盟的戰爭中。此時開始,有著民族獨立思想的愛爾蘭人聯合會,也屢遭英國人主導的愛爾蘭議會鎮壓,遂轉入地下活動,繼續為爭取愛爾蘭獨立而積極斗爭。
這一過程中,沃爾夫-托恩與愛德華-菲茨杰拉德,成為這個“愛爾蘭人聯合會”的兩位主要領導人,并積極謀求革-命法國的支持。
在共和國內部,國民公會的代表們,無論是左派,右派,還是中間派,他們對于愛爾蘭民眾武裝反抗英國佬的斗爭,基本上都是持有同情與支持的態度。
尤其是卡爾諾,這位救國委員會的軍事負責人,已經在巴黎接見了愛爾蘭人聯合會的密使,他還希望該協會的領導人,托恩或是菲茨杰拉德能夠前往巴黎詳談。
“愛爾蘭人聯合會”另一位主要領導人,菲茨杰拉德似乎迷信于愛爾蘭人的自身力量,認為他們只需要從法國得到武器就行了,但是湯恩卻表現的更加理智與現實。他斷言,除非要有一支兩萬人的法國-軍隊抵達愛爾蘭島,否則愛爾蘭的獨立就別想有把握成功。
歷史上,也是卡爾諾力排眾議,決定派法國-軍隊遠征愛爾蘭,并把指揮大權授給他最喜歡,也是最聽話的奧什將軍。
那是1796年12月15日,由四十三艘戰船組成的一支龐大艦隊,滿載著一萬五于名士兵和充足的武器從布雷斯特出發了,湯恩就在其中一艘船上,經過一番不吉利的航行之后,部分艦隊終于在22日駛進了班特里灣。
但是又跟過去情況一樣,天氣幫了英國的大忙,強勁的東風整整刮了一個星期,使得這些船只根本無法靠岸。加之,副指揮官處理失當,戰船-一只接著一只返回法國去了。奧什本人甚至根本沒有到達愛爾蘭海岸,他于1月14日最后一個返航。
半年之后的1797年6月,一支法荷聯合艦隊集結于特塞爾島,準備把一萬四千名士兵運往愛爾蘭,這是法國方面所作的第二次大規模嘗試。可惜這一次冒險同樣沒能取得成功。
由于貴族奸細的告密,這支法荷聯合艦隊行程與時間被英國海軍上將鄧肯所掌握。10月11日,法荷聯合艦隊被打敗。從此以后,共和國給愛爾蘭提供的援助就微不足道了,而且不再考慮登陸愛爾蘭島的問題了。
回顧這一段“尚未發生的歷史”,在救國委員會有著發言權的安德魯,也有限度的支持卡爾諾的軍事冒險計劃。
于是,安德魯下令已經來到巴塞羅那,且一直無所事事的貝爾蒂埃將軍,以及他的大參謀部,策劃一次從法國本土出發,登陸愛爾蘭島的軍事方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