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卡爾諾和安德魯之間的復雜特殊關系,包括美籍議員托馬斯-潘恩在內,很多人希望前者能夠勸說后者,至少不要肆意借題發揮,用“叛國罪”的罪名來指控,或是羞辱那些親美派議員。
在美英兩國簽署《杰伊條約》的消息傳到巴黎后,上述親美派議員就遭遇到“巴黎民眾”的圍攻,婦女們將手中的爛菜葉和臭雞蛋投向他們乘坐的馬車,許多親美派議員住宅的玻璃都被人用木棍敲碎……
只要不涉及到人身傷害,街頭巡警們通常對此都不加理睬的。誰都知道安德魯就是嫌疑最大的幕后指使者,現如今的安德魯-弗蘭克早已成為全巴黎,乃至全法國警察們的崇拜偶像。
在考慮良久后,卡爾諾不得不攬下這活兒。但心里還是埋怨過那些家伙在不知不覺間,落入了前秘密警察的政治陷阱。
從熱月政變之前開始,每當安德魯高談闊論的討論或是指責某一政治外交政策的時候,就會引誘不怕死的傻子跳出來唱反調,可很快就被事實打臉。好在安德魯極少做出趕盡殺絕的事情,還提出了“投降輸一半”的基本原則,愿意同那些政治戰敗者簽下各種不平等的城下盟約。
顯然這一次,安德魯通過他那高效快捷的間諜網事先得知,美國的華盛頓政-府決定背棄盟友法蘭西,與死敵英國即將簽署和約的消息。就故意引蛇出洞,輕輕松松就拿捏到一幫子親美派議員的“軟肋”。
此外,卡爾諾深知此刻早已羽翼豐滿的安德魯,盡管在表面上還算尊敬自己,但對方早已在軍中獨立成派。半年前,讓安德魯掌握波旁宮軍校,或許就是卡爾諾在不經意間犯下的一個大錯誤。
安德魯作為一名“天生的政治動物”,如果卡爾諾和他的朋友們不能拿出足夠的利益做交換,安德魯更愿意選擇落井下石,將那些他平日里不喜歡,或是看不起的議員趕出國民公會。
在得知卡爾諾的第三個請求,或是交易條件之后,安德魯笑了笑,回應說:“我的朋友,請放心。安德魯從不搞什么政治迫害,而且我也相信那些愛國群眾,也只是氣在頭上,過幾天氣消了,也就平息了。畢竟,時間才是治愈傷痛的最好良藥。”
說到這里,安德魯立刻將話題一轉,說:“我數周前曾提過一項建議,在各個軍團設立一個由軍委會情報部垂直領導的軍情分局,馬丁內茲上校擔當負責人,而布魯斯上校出任第一副局長,你覺得如何?另外,我還準備草擬針對憲兵司令部的改組計劃,具體方案會在未來一周內提交到軍委會內部。嗯,我相信佩里尼翁將軍有能力擔當這一重要職務……”
工兵出身的卡爾諾,一貫比較輕視憲兵的作用,然而安德魯卻是恰恰相反。他不僅要求成立一個執掌全國各級憲兵的司令部,還要求將憲兵部隊,與各個前線軍團一樣,列入到戰略武裝力量。
在安德魯的規劃中,整個憲兵部隊應該有5到6萬人,38個團級編制,還配屬炮兵、騎兵、工兵與輜重隊。官兵都是從各個野戰部隊里抽調,其總體實力相當于一個東比利牛斯軍團。
毫無疑問,安德魯建立憲兵司令部的目的,是在巴黎安插自己的嫡系部隊。依照國民公會的法律規定,各個軍團和外省的駐軍,都不能進入首都巴黎。
不過,城防憲兵卻是例外。
那是從1791年開始,城防憲兵就一直負責協防巴黎城墻,在歷次市區民眾起義,包括半年前的熱月政變中,城防憲兵都始終保持著中立立場。然而,想著改造憲兵司令部的安德魯,卻想借助著這個時機,決意將城防憲兵納入到憲兵司令部管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