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劍貴族",顧名思義,這是以貴族們的標志性裝飾來指代這一身份的群體,這個稱謂是由于他們成為騎士之前要參加兵器和盔甲的授予儀式。換言之,"佩劍貴族"即擁有悠久家族歷史的傳統貴族,這也意味著這一群體大多也是封建守舊的代表。
“穿袍貴族”不是世襲貴族,主要是指通過捐官制度獲得身份地位,進入上流社會。又由于這些貴族化的資產者任職時須穿一種特殊袍服,故稱"穿袍貴族"。
換言之,"穿袍貴族"就是原本的平民階層把握住了商機,一躍成為富裕的銀行家、資產階級或者大地主,借由自己的強大資本換取貴族身份的新貴階層,他們代表著時代前進的方向,因此生來就與守舊的"佩劍貴族"相對立。
在法國大革-命之初,那些主動“背叛”國王路易十六的上等階層中,“穿袍貴族”就屬于反叛隊伍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政治主張大都傾向于溫和的君主立憲制。
但很快,當“穿袍貴族”看到吉倫特派,雅各賓派,或是熱月黨人成功得勢的時候,“穿袍貴族”們大都也會隨波逐流,改弦更張,主動跳上另一艘大船之上。
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42歲的讓-雅克-康巴塞雷斯。他不僅是一位博學的法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很懂世故的人。
作為拿破侖時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法學家,康巴塞雷斯出身于蒙彼利埃--穿袍貴族世家。1771年繼承父業,任蒙彼利埃審計法院推事。三級會議時曾為貴族等級起草陳情書。1792年作為埃羅省代表進入國民公會。
在審判國王時,康巴塞雷斯投票贊成死刑,但主張緩期執行。1793年8月和10月,擬出第--部民法草案,但被國會否決。
熱月政變之后的1794年12月,國民公會投票將處于中立立場的兩位(溫和)平原派代表,康巴塞雷斯和西哀士,選為救國委員會成員,然而二人都未能如期就任。
至于身為高級教士的西哀士,他非常抗拒救國委員會和治安委員會,希望能找個“只會聽從命令但不會獨立思考的共和國將軍”,和他一起,“推翻這個恐怖時期肆意生長的兩個怪物”;
而康巴塞雷斯是因為自身的“斷袖之癖”,招致了兩委員會數位委員的非議,不得不放棄了入駐“綠廳”,展現政治抱負的機會。
與拿破侖一樣,安德魯一點也不喜歡西哀士,這個法革元老級的前輩。外表上看,西哀士習慣于沉默,不出頭,但包括安德魯在內,很多人都認為他天天躲在背后,搗鼓各種陰謀。
熱月政變前,羅伯斯庇爾在雅各賓派俱樂部點評過此人,說:“西哀士神父并不露面,但他不斷躲在議會背后搞陰謀……他是大革-命的鼴鼠”。
熱月政變之后,巴雷爾遭遇到來自平原派的集體背叛,其中的挑事者就是西哀士。在被迫辭去救國委員會委員職務之際,巴雷爾曾在公眾場合大肆譏諷這個干癟模樣的教士。
“他領導-切搗亂一切;他鉆出地面旋即又消失;他制造派別,推動它們分化它們,但又與之保持距離。假如形勢有利,他便會坐收漁翁之利。”
西哀士一度想著誘惑安德魯加入平原派,協助這位教士構建一個理想的法蘭西共和國,繼而實現真正的憲政體制。
不過,安德魯對此一點興趣都沒有。穿越者需要的是對自己忠心的“幫手”,而不是淪為他人工具的“扳手”。
但另一方面,安德魯的確需要人數眾多的中間派支持,既然他拒絕了平原派的一位領袖,就必須安撫好另外一位代表。
于是,謹慎、誠實、認真,且不具備太多政治野心的康巴塞雷斯,很快就成為安德魯-弗蘭克看中的政治同盟伙伴。至于對方的性-取向瑕疵,那屬于私人問題,穿越者對此相當寬容。
安德魯是在兩個小時之前,突然派人向剛回到家中的康巴塞雷斯代表,發出自己即將私下拜訪圣路易島莊園的消息。這棟別墅原屬于已被流放海外的巴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