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右派代表非常清楚:一旦山岳黨人收拾了殘局,就會立馬調轉槍口,繼而煽動暴民將他們一個個處決掉。就像那位可憐的費羅,血淋淋的頭顱還被人插到長矛上。
“去波旁宮!”克朗塞先是喊了一聲,但整個會場依然是亂哄哄的,壓根沒人理會他。于是,這位前北方軍團的特派員果斷的舉起短槍,朝著大廳的天花板放了一槍。
沉悶的槍聲之后,眾人的目光這才重新聚焦到克朗塞代表的身上。后者說道:“現在就去波旁宮!那里不僅有5千國民自衛軍把守著,還有一座現成的會堂可以充當國民公會的臨時大廳。”
“沒錯!憑借協和橋與塞納河的天險,我麾下的五百士兵可以阻擊或遲滯暴民們的進攻,直到城外的救援部隊趕來。”
說話的是桑特爾上校,哦不,是桑特爾將軍,國民公會剛剛已晉升他為陸軍準將。
很快,現場的近四百名代表又將目光轉到韋尼埃議長身上。依照現行的法律,只有輪值議長才有權最終確定“大會”的地點變更。
韋尼埃議長摸了摸胸口,他顫顫巍巍的說道:“鑒,鑒于,當前的緊急態勢,我同意,同意克朗塞代表和桑特爾將軍的合理化提案,將大會立刻搬遷到波旁宮。”
話音剛落,還沒等現場的代表們照例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騎術大廳外面就想起了一陣密集的槍聲。嚇得議員們一個個抱頭鼠竄,跟隨韋尼埃議長,通過協和廣場與協和大橋,轉移到塞納河南岸的波旁宮。
在杜伊勒里宮陷落之前,憲兵司令官佩里尼翁將軍已奉命將軍委會轉移到波旁宮,與總參謀長貝爾蒂埃一同坐鎮于此。
依照安德魯統帥在電報中的命令,佩里尼翁將軍將負責指揮所有憲兵,以及塞納河南岸,擁護共和國的五千國民自衛軍,阻擊一切來犯之敵,無論是山岳派暴民,還是保王黨叛軍。
與此同時,在巴黎城外,依照安德魯統帥的命令,席塞爾將軍指揮的憲兵第一師團,已重新集結完畢,一共六千人,其中還包括兩千騎兵,以及15門火炮。
此外,一千名城防憲兵與數百名警察,也將臨時匯集到席塞爾將軍的麾下,參與此次的平叛行動。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現在的安德魯,急需國民公會通過的那一份“征討令”,也只有這樣的平叛行動才會名正言順,不被后來的歷史所“歪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