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拉維尼,只是一個停留在古老中世紀的鄉間小鎮,不僅道路坑坑洼洼,街邊的房子也是破破爛爛。田園風光倒是不錯,清澈的溪流繞著草地與樹林,靜靜的流淌著,仿佛數百年來都未曾改變過。但在18世紀末期,這一切卻是落后蠻荒的代名詞。
“你看看,至于生活在這里的人,一個個蓬頭丐面,估計十天半個月都不洗臉,一副賊眉鼠眼的模樣,不是土匪,就是小偷。”
“呵呵,我現在知道你的外號為何叫鴨子了。”
“該死的,是居什,還是卡尼,等回巴黎,我要……”
“閉嘴,將軍回頭看了!”
第一個碎嘴的家伙是弗恩少校,特戰營的指揮官。與其他對話的,則是穆勒中校,軍委會情報部駐西方軍團的聯絡官,也是給特戰營直接下達命令的人。
但現在,他們兩個人的身份只是康克洛將軍身邊的侍從副官。此次的目的,不過是近距離的觀察普瓦圖軍的叛匪頭子夏雷特,以及他身邊骨干分子的言談舉止和相貌特征,以免在行動時,找錯了重點打擊目標。
對于情報官之間的閑侃,康克洛也不以為然。事實上,這才是來自大城市的共和派軍官,對待旺代鄉間愚昧叛軍的正常反應,即便是雙方簽署了和約,但一切的歧視也不會立刻消除。
此刻,駐扎于夏雷特的大本營貝拉維尼鎮上的叛軍士兵,僅有兩百多人。這一次,康克洛卻帶來了七個騎兵中隊(約六百人),而其中的三分之一為精銳的特戰隊士兵。
毫無疑問,優勢在我!
隨即,穆勒與弗恩慫恿康克洛將軍立刻向貝拉維尼進攻,圍殲鎮上的所有叛匪。但顯然,康克洛拒絕了這一建議,認為不能違法和約精神。不過在下一分鐘,這位軍團指揮官同意了情報部官員的另一個建議,就是讓他們近距離觀察叛軍首領,及其大小頭目。
在得知數百名共和國騎兵“襲來”時,夏雷特正與某位大屁股的寡婦在床頭嬉戲。聞訊之后,他立刻趕到鎮中心的廣場,召集士兵緊急集合。
一方面,他派出傳令兵,趕赴周邊村落召集更多的士兵,以防共和軍實施突襲;另一方面,夏雷特親自帶了一隊百余人的騎手,出城“迎接”康克洛將軍,以及他的騎兵部隊。
在小鎮東郊的教堂外,藍白兩軍的指揮官一同下了馬,他們將佩劍與手槍統統留在馬背上的口袋里,繼而走到在雙方軍隊的中央位置,一處地勢平坦的草地上。
進行了一番矯揉造作的法國貴族式的禮節性問候,大家便有一句沒一句的,聊了差不多20多分鐘。
期間,面對共和國將軍的種種質疑,夏雷特曾信誓旦旦的向康克洛保證,他不會背棄已經簽訂的和平條約。
對此,共和派將軍的臉上始終保持著微笑,表示自己愿意相信前者的“這些話(鬼話)”。
就在昨天下午,情報官穆勒中校向康克洛將軍提供了一份絕密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