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多久,在承受了多艘法國戰艦上,兩百多門火炮近10分鐘的狂轟濫炸后,拒絕投降的“鐵錘號”英國炮艇最終還是沉沒了。
此刻,1793年底土倫的一幕再度出現。
在基伯龍半島之上,大批的保王黨士兵擁擠于臨時碼頭附近,眾人放聲號叫,要求船上的水手優先把自己帶離這座注定要陷落的地方。
等到效忠共和國的私掠艦隊發出數百枚炙熱炮彈,讓“鐵錘號”炮艇升起熊熊烈焰,并最終殉爆沉沒之際,于是許多保王黨人急得發狂,他們之中無法擠上木船的人們,就丟下武器,脫掉衣服與軍靴,不少人直接跳進海里,也不肯留下來去面對共和派的槍刺和炮彈。
順利駛出碼頭的十幾艘小船及帆船上面,載滿了背叛法蘭西的貴族流亡軍及家眷,他們試著追上英國人的運輸船。然而,一艘艘小艇在海中不幸翻覆,很多人在溺死之前求救喊叫,但無人上去幫忙,最終還是沉入海底。
實際上,無論這些人如何努力,終究都是徒勞的。
由于在之前,那4艘英國武裝商船的船長們,聽從了皮塞伯爵的建議,為了多裝運流亡軍人員,主動拆除掉甲板上的防御性火炮,于是在私掠艦隊到來之際,變得毫無抵抗能力。
所以,當法國海軍驅趕了“疾風號”輕型巡洋艦,并擊沉了“鐵錘號”炮艇之后,那4名英國船長就在第一時間里,毫不猶豫的掛出了白旗,一致降下所有風帆。
英法兩國海軍,哪怕是國家的私掠艦船,也基本上都遵循強國間的交戰法則,對于升起白旗,降下風帆的船只不再攻擊。等到戰后,英國船主只需向法國人繳納一筆贖金,就能完整的拿回自己的船只,以及船上的所有水手。至于這一筆贖金,也可以事后向英國保險公司獲得一定比例的賠償。
盡管英國水手已在喊話讓法國流亡者不要再上船,但依然有貴族流亡軍冒險爬到船舷。于是,英國船長們出于自身安全的考慮,一度還下令水手砍斷船上的主桅桿,繼而徹底放棄抵抗與逃竄外海的可能性。即便流亡軍控制了商船也無計可施。
見狀,私掠艦隊再度分出3艘戰艦就地監視英國商船,其余5艘軍艦調動船身方位,將兩百門火炮的炮口對準基伯龍半島上的流亡軍陣地,繼而發射出密集的炮彈。
然而即便如此,身處這般絕望處境之中,貴族流亡軍仍然進行了兇猛的頑抗。他們堅守著基伯龍半島最后一道防線,彭提維里要塞。當聯合私掠艦隊的旗艦“列那狐號”,打出要求保王黨軍隊投降的旗語時,無論是皮塞還是索布勒伊,依然拒絕降下高貴的鳶尾花旗幟。
“真是愚蠢的貴族!”作為私掠艦隊臨時總指揮的羅貝爾-敘爾庫夫海軍準將,下達了繼續無差別的射擊命令。
很快,流亡軍在半島上的軍火庫被擊中,彌漫的煙塵和巨大的火焰如同火山噴發,繼而燃放出色彩絢麗的死亡煙火。
盡管彭提維里要塞的流亡軍也不斷的移動火炮炮位,試圖對游弋在近海附近的共和派軍隊實施反擊,但無濟于事,那是炮位的角度不對,加之火炮的射程也不夠,可笑的反擊根本就是隔靴搔癢。
不久,私掠艦隊與流亡軍的炮戰聲音,就吸引了托特波爾特城堡的共和派守軍。在觀察到敵我雙方的交戰態勢后,城堡指揮官命令炮兵搬來6門“勝利者”臼炮,并填裝了昂貴的開花彈,對準3公里外的彭提維里要塞,實施猛烈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