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因為金屬線路的質量問題,加之研發的中繼器遲遲未能取得重大進展,使得電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衰減很厲害,導致有線電報最長傳輸距離僅80到100公里。如果再考慮到暴雨、酷熱與嚴寒等天氣因素,以及動物及人為的各種破壞,有線電報的實際傳輸距離也不會超過40到50公里。
當然,對于一座城市內部通訊,或是一場大型戰役的指揮系統,這種縮小版的有線電報也足夠了。為了保證有線電報的絕對安全,每個電報營的機械設備與電報員,都交由憲兵隊實施保安。
有這種戰地通訊系統的存在,德意志聯軍中對法軍最具威脅力的是來自奧地利與匈牙利的騎兵,不僅僅是對方的騎兵數量是法軍的兩倍有余,其戰斗素養更是遠高于糟糕的法軍騎兵。
在1794年的圖爾寬戰場上,那一場差點讓整個戰役功虧一簣的戰斗,就是卡爾大公就依靠奧地利與匈牙利的騎兵,使用了那種靈活機動的大迂回穿插戰術,一次又一次的打垮了法軍的突前部隊。
一旦等到法軍的團一級指揮部都裝備了有線電報,卡爾大公的騎兵優勢勢必會被這一法軍的這種“黑科技”大大削弱。
畢竟,騎兵坐騎的四只腿,再快也快不過電報速度。所以,但凡前線偵察部隊不犯下低級錯誤,那么法軍各級指揮官會有非常充裕的時間,合理調度己方軍隊,從容應對敵方騎兵的大規模突襲。
年初在巴黎的時候,安德魯曾異想天開的要求貝爾蒂埃的總參謀部擬定一個“畢其功于一役”的軍事方案,將奧地利徹底打垮,必要時肢解這個存在前年的“老大帝國”,從而消除來自維也納方向的威脅。
但不久,安德魯從軍情局的報告中,了解到擁有奧地利大公國、波西米亞王國與匈牙利大公國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真實實力后,隨即放棄了之前的過于天真的設想,轉而依從另一時空行之有效的策略,一步步削弱奧地利的軍事力量,以及哈布斯堡家族的潛在戰爭勢力。
基于此,1796年的“德意志戰爭”中,或許就不會有入侵維也納的第三階段。事實上,通過軍事、政治與外交方式,消化與吸收眼前的即得利益,不僅要擴大魯爾大公國的國土面積,還要建立一個全新的法蘭克尼亞公國,才是所謂的第三階段的核心實質。
誠然上述這些,都是安德魯與勒貝爾等督政-府執政官需要考慮的,與前線的高級指揮官關系不大。
第一執政安德魯連同總參謀長貝爾蒂埃,與上下萊茵集團軍的總指揮索漢和佩里尼翁的交談,整整持續了4個小時。
其間,安德魯還安排眾人在房間里,吃了一頓簡單的工作午餐。那是由土豆餅、酸菜、棕色面包、圖靈根大香腸與雷司令起泡酒等,構成的傳統德意志午餐。
下午1點40分,執政官在送別了三位高級指揮官,回到房間的安德魯小睡了20分鐘,又馬不停蹄的接見兩個萊茵集團軍的師團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