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這是另一時空中,伏特在三年后公開發布的一篇論文,《論不同金屬材料接觸所激發的電》的內容節選。
在兩個月前,偶爾讀到伽伐尼教授1791年的文章時,就已經促使伏特將自己的研究方向轉到電流與電磁學。不過,那時伽伐尼教授年事已高切體弱多病,無法為后來者的伏特提供太多的幫助。
此刻在干里之外的巴黎,有伏特從事電磁學研究所需的一切,國家決策者的鼎力支持、現成的優秀團隊、一流的大學實驗室,以及充足的科研經費。剛開始的時候,伏特依然還有些猶豫,但在征求妻子的意見后,伏特夫婦最終踏上了前往巴黎的旅程。
在安德魯的關懷下,伏特的研究工作很快有了重大突破,那是他實驗的內容“超出了當時已知的一切電學知識,因而它們看來是驚人的”—-《伏特回憶錄》。
至于重大突破的結果,就是伏特教授在安德魯院士那有意無意的“點撥”下,比另一時空提前了五年,成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發電器,也就是電池組,亦稱“伏特電堆”。
“伏特電堆”是由多層銅(銀)和鋅疊合而成,其間隔有浸漬水的物質。這是最早的化學電源,為電學研究提供了穩定的容量較大的電源,成為電磁學發展的基礎。
簡單來說,伏特把一個金屬鋅環放在一個銅環上,再用一塊浸透鹽水的紙或呢絨環壓上,再放上鋅環,銅環,如此重復下去,10個、20個、30個疊成了一個柱狀,便產生了明顯的電流。需要說明的,這根柱疊得越高,電流就越強。
很快,伏特電池就被運用到有線電報機上,分布于巴黎市區的各個政-府機關,以及軍隊、警察、監獄等等強力部門。直到數月之后,穩定的鉛酸蓄電池橫空出世,“伏特電堆”才被取而代之。
毫無疑問,伏特電池存在有明顯的缺陷,首先就是缺乏安全性。在制造電流的過程中,會出現極度危險的氫氣。所以,伏特電池組累積的越高,且使用時間的越長,其聚集的可燃氣體就越多,在狹小的空間內極易引發爆炸的危險。
在巴黎政-府某個部門里,由于氫氣濃度過大,未能及時通風,最后遇明火而爆炸,傷過不少人。
不僅如此,伏特電堆的使用成本較高,而且電流發生不穩定。不久,得到“懂王”傳授功力的伏特院士,提出繼續要改進“伏特電堆”。數月后,他和他的團隊就發明了一種全新的鉛酸蓄電池。
在另一時空,法國科學家格拉維耶于1859年發明的鉛酸蓄電池。這被認為是第一塊可充電電池,它以鉛板(不久之后改進為純鉛與鉛的氧化物二氧化鉛)作為正負級,中間用橡膠隔開,以硫酸為電解液,成功實現了電能與化學能之間的相互轉化。
相對于簡陋的伏特電池而言,鉛酸蓄電池表現的穩定與成熟,與近現代的車載蓄電池已經差別不大了。更多的,只是材料提升與工藝細節方面的持續改進。
依照安德魯與伏特簽署的一攬子保密協議,鉛酸蓄電池屬于法蘭西的國家機密,未來是10年不得向外界公布。而且在這一期間,伏特院士也不得離開法國,寄往國外的書信都要接受特殊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