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穿越者記得他剛到德國的那一年,自己曾與幾個朋友相約,駕車從柏林出發,途徑比利時、法國,經英法海底隧道,前往英國旅行。在多佛爾出口暫作歇息的時候,自己留意到一則新聞,那是肯特郡當地政-府宣布已關停了本郡全部的1900座煤礦。
事實上,肯特郡煤礦主要集中于東部,而大開發時期是從維多利亞時代開始,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隨后,就進入了數十年的衰落期,直至以環保的名義,徹底關閉了所有礦井。
與埋藏淺,開采容易的約克郡—諾丁漢郡大煤田不同,東肯特郡煤礦埋藏深度大都位于4百米以下,有的煤礦必須挖到8百米深礦井,甚至是1干2百米的特深度,才會出現蘊藏豐富的優質煤層。
依照后世的標準,小于400米屬于淺礦井,400米到800米為中深礦井,800米到1200米是深礦井,至于1200米以上,就屬于開采難度極大的特深礦井了。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只要在東肯特郡拼命往下挖,到了1200米深度,就一定會存在煤層。
之前,投機商人布里奇聘請的礦井工程師,都是基于約克郡—諾丁漢郡煤田的經驗,因此開挖的所有礦井,其深度都沒有超過300米的淺礦井,自然找不到處于4百米以下的優質煤田。
至于皮埃爾(古拉格斯)聽從了安德魯的建議,<span>要</span><span>求</span><span>建</span><span>造</span><span>礦</span><span>井</span><span>的</span><span>工</span>程師將鉆井深度從原來的3百米一下子提升到6百米,因而在中深礦井喜獲豐收。
雖說在中深<span>礦</span>井挖掘煤料,其綜合開采成本要比英格蘭北部的約克郡煤田高一些。不<span>過</span>,約克郡到倫敦的昂貴運輸成本,拉平了肯特郡煤礦到倫敦<span>的</span>最終價格。
此外,肯<span>特</span><span>郡</span><span>產</span><span>的</span><span>煤</span><span>沿</span><span>著</span><span>泰</span>晤士河,運到倫敦僅需七八個小時,來自約克郡的運煤船到倫敦則通常需要30多個小時,一旦那些管理不善,由私人控制的人工運河遭遇大堵塞,耗費時間會更長。
另一時空中,英國火車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被那些效率極低,費用昂貴,還時不時搞個大堵塞的私人運河逼出來的。
……
相對于收購肯特郡的采煤權與重新開礦,策動技師莫茲利從布拉馬工廠離職就顯得一波三折了。
一開始的時候,莫茲利并不相信那個名叫古拉格斯的蘇格蘭投資商人,那是老板布拉馬不僅任命莫茲利擔當工廠里的總工長,還給莫茲利漲了15%的薪水。
在另一時空中,英國倫敦的機械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三幅畫像,屋子兩側掛的是詹<span>姆</span>斯·瓦特<span>和</span>喬治·史蒂芬森的<span>像</span>,正當中,也就是所長椅子后面的墻上掛的是約瑟夫·布拉馬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