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年1月下旬,法屬意大利軍團的一部以突襲方式,成功攻占了撒丁軍隊把守的一個濱海據點。
不久,趕來的法軍憲兵隊依照雙倍返還的原則,借助抽簽方式,公開處決包括撒丁人與流亡貴族在內的30名軍官。作為報復一周前,貴族流亡軍伏擊,并屠殺一個法軍補給車隊的15名士兵。
所以,無論是奧地利軍隊,還是撒丁王國的軍隊,他們都對于法國貴族流亡軍的野蠻做派深惡痛絕。聯軍的很多指揮官甚至拒絕與其配合作戰,以免招致法國人的瘋狂報復。
回到眼下,弗蘭茨二世皇帝留意到自己桌案上的備忘錄中,還有一條需要與閣們商議的問題,那就是給萊茵戰場的最高指揮官卡爾大公,配備一名得力的助手,監軍。
“你們有什么人選嗎?”弗蘭茨二世問。
對于這方面的國策,警務大臣吉昂伯爵很是明智的選擇了閉口。盡管這方面的人選與任命,都屬于樞密院的軍事大臣,但身兼國務大臣與外交大臣的圖古特男爵,卻實際上已擔當了帝國首相的職責。
因此,圖古特絕不能逃避,還需要迎合皇帝的意愿,提出一個多方可以接受的一位人選。毫無疑問,這種掣肘卡爾大公的方案,源自弗蘭茨二世對其弟弟某種不信任感,
將神圣羅馬帝國的數十萬軍隊,交給了一個25歲的哈布斯堡家族成員,這位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首先擔心的,不是德意志聯軍打輸了怎么辦,而是打贏了怎么遏制權勢滔天的卡爾大公。至于三十年戰爭中,斐迪南二世對付華倫斯坦的那一套,肯定行不通。
“約瑟夫大公怎么樣?!”略一思索,圖古特男爵就提出了一個人選。
“好,很好,非常好!”皇帝立刻接受了圖古特的人選提議。
奧地利的約瑟夫大公,全名;約瑟夫·安東·約翰,今年21歲不到,屬于弗蘭茨二世和卡爾大公的五弟。
與卡爾大公一樣,約瑟夫大公平日里喜好軍事,喜歡操練以他名字命名的騎兵團。在1795年時,皇帝任命五弟約瑟夫大公,擔任匈牙利王國的總督,并不久前,他還從皇帝手中得到了匈牙利的宮廷頭銜,在奧地利軍隊中獲得了元帥級的軍銜。
顯然,弗朗茨二世是希望約瑟夫大公的存在,能夠有效抵消未來卡爾大公的聲望。至于約瑟夫大公的腦子時不時會抽個風,耍耍小聰明的做派,皇帝并沒放在心上。
畢竟,哈布斯堡家族的男性成員,哪一個沒有一點“小毛病”,就連哈布斯堡家族中號稱最能打的卡爾大公,在去年持續患上癲癇癥,缺失了萊茵蘭戰場。所以,關鍵是權力必須要保持制衡。
當卡爾大公回到官邸時,霍夫堡宮那邊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李德爾上校,偶不,是李德爾上尉已從監獄獲得釋放。
卡爾大公命令一名副官使用自己的馬車,將李德爾上尉從監獄送回郊外莊園,至于其他事情,也只能等到弗蘭茨二世皇帝消了氣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