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之前大膽進攻的做派,對于眼下的瑞士戰爭,儒爾當上報給總參謀部的軍事方案顯得非常保守。
該計劃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借助法國扶植的瑞士革-命者占領與法國交界的沃州等州,并在當地建立革-命政權與革-命軍隊;
第二階段,迫使伯爾尼方面主動出兵圍剿革-命軍,儒爾當預判將是沃州和(東)巴塞爾州。此刻,革-命軍會實施節節抵抗,步步敗退,將敵軍引誘到法軍的包圍圈中,最后圍而殲之;
第三階段,等到消滅了瑞士抵抗派的主力部隊后,瑞士軍團將在當地革-命者的配合下,直撲保守派的大本營伯爾尼,第一時間內奪取這個邦聯的國家金庫;
第四階段,瑞士軍團除了綏靖地方外,那就是外交事務了。儒爾當似乎對攻占瑞士中東部表現的毫無興趣,而是將推翻舊邦聯,統一山地之國的任務,交給了瑞士的革-命者。
總參謀部方面勉強接受了瑞士軍團這份偏于保守的軍事方案,不過,安德魯卻對此大加贊賞。原本安德魯就不愿意在瑞士大動干戈,只是“箭在弦不得不發”而已。
所以儒爾當的方案,就是竭力鼓動當地革-命者作為進攻的主力軍,與伯爾尼的反對派,蘇黎世的中立派纏斗在一起。至于瑞士軍團,只是承擔大規模戰役的關鍵一擊,圍殲敵方的主力部隊。
當然,更令安德魯滿意的,那是“儒爾當方案”的確是站在督政-府立場來執行這一場“法瑞戰爭”。
整個軍事方案中,不僅減少了法軍不必要的干涉,還強調要奪取邦聯金庫里價值3干萬法郎的黃金,盡可能的從蘇黎世等北部與東部的富裕州,收取不低于2干萬法郎的“戰爭稅”……
盡管安德魯在1795年,自始至終都致力于國內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為此還認真聽從了法蘭西銀行大股東們的建議,推遲了德意志戰爭的爆發時間。
然而,四、五十萬東線法軍的存在,無疑就是一個填不飽的吞金獸,安德魯必須盡一切可能填補國家的財政虧空。總體原則,就是絕不過度增加國內財政負擔,而是考慮實施或部分實施“以戰養戰”的做法,從占領區獲得“戰爭稅”與軍需補給。
毫無疑問,儒爾當也是在痛定思痛之后,全盤接受了特派員布魯斯的意見,而后者就代表著第一執政。
與此同時,既然曾經共和國的英雄將軍,如今有了這般的政治覺悟,安德魯也不會再對儒爾當窮追猛打了。
布魯斯曾向安德魯報告說,儒爾當的確想過幾年后從軍中退役,想去元老院里養老。而這,也是安德魯安置有功之臣的一貫做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