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德魯的構想中,實施“巴巴羅薩計劃”的一個充分且必要條件,就是當北意大利戰場出現一系列重大變故。
4月下旬,鑒于撒丁王國與法國媾和,宣布退出了反法同盟,導致兵力捉襟見肘的奧地利遠征軍不得不放棄攻勢,轉而退守米蘭與波河平原。
為了拯救意大利戰局,阻止法軍染指哈布斯堡家族最重要的“產奶地”,維也納方面就不得不接受遠征軍司令博利厄元帥的建議,向意大利方向緊急調遣增援部隊。
然而樞密院的軍事參謀們環顧四周,發現哈布斯堡家族雖然擁有奧地利、波西米亞、匈牙利,以及其他大量公侯國,盡管人口眾多,實則可以動員兵力卻少得可憐。
此時,樞密院的將軍們才想起卡爾大公提出的改革兵役制的建議,是如何的英明有遠見。但這是戰后的事情,眼下必須立刻尋找可以隨時南下支援北意大利戰場的援軍,
一番思來想去與權衡利弊得失之后,奧地利的將軍們告訴弗蘭茨二世皇帝,目前僅有位于南德意志的維爾姆澤元帥及麾下的2.5萬奧軍可以隨時調動起來。如果再算上剛從波西米亞派往的5干部隊,能夠支援博厄利部的南下兵力為2到3萬。
在樞密院軍事顧問的催促下,弗蘭茨二世給遠在埃斯林根的維爾姆澤元帥發出一道命令,讓他立刻率領2.5萬奧軍,日夜兼程南下北意大利的米蘭,緊急增援退守波河平原的博厄利元帥指揮的奧地利遠征軍。
至于上萊茵與內卡河的防御,維爾姆澤統統交給了自己的參謀長拉圖爾伯爵。此刻,這位參謀將軍手中不過2.1萬兵力,包括5干奧軍,戰斗力孱弱的1萬施瓦本的民兵,以及孔代親王指揮的軍紀混亂的6干貴族流亡軍。
唯一值得拉圖爾伯爵慶幸的,頂在自己前面的,還有符騰堡公爵的2萬部隊。依照法軍在內卡河流域慢騰騰的攻堅戰,打到埃斯林根至少也是兩個月后的事情,而卡爾大公的援軍會在兩周內趕到。
只是令拉圖爾伯爵萬萬沒能想到的,弗里德里希二世由于維也納方面一再拒絕將海爾布隆與埃斯林根,內卡河上的兩座重要商業城市“賣給”符騰堡公國,因而決定反水,尋求與法國人結盟。
就在弗蘭茨二世皇帝決定接受樞密院軍事顧問的建議,將維爾姆澤元帥和他麾下的2.5萬奧軍精銳調往南面的意大利半島之際,遠在700公里外的科布倫茨,法屬萊茵方面軍的大本營里,將星云集,來自上下萊茵集團的九位軍級指揮官,都匯聚于此。
其中包括第一軍軍長德賽,第二軍軍長圣西爾,第三軍軍長麥克唐納,第四軍軍長克萊貝爾,第五軍軍長莫蒂埃,第六軍軍長勒費弗爾,第七軍軍長維克多;第八軍軍長蘇爾特,第九軍軍長旺達姆,近衛師團長貝西埃爾,以及上述各軍(近衛師)的參謀長。
在戒備森嚴的作戰會議室內,還有上下萊茵集團的總指揮官,佩里尼翁和索漢,總參謀長貝爾蒂埃,以及最高統帥安德魯。
此刻,貝爾蒂埃在安德魯的授意下,先是全面分析了德意志戰場上的敵我兩軍的分布態勢,繼而開始詳細敘述“巴巴羅薩計劃”中,萊茵方面軍的上下萊茵集團于5月中旬,正式開啟的作戰方案。
此次統帥部與總參謀部的調整過后,索漢將軍的下萊茵集團將下轄德賽的第一軍、麥克唐納的第三軍、克萊貝爾的第四軍,外加萊茵蘭與魯爾地區的守備部隊,合計總兵力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