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姆,南岸,多瑙河渡口。
離堤岸不遠處,幾只不知名的水鳥在河面嘎嘎的叫,就像是嘲諷不遠處的人類一樣。
此刻,站在岸邊觀察水情的羅森貝格上校眉頭蹙了幾下,但沒說什么。然而,在他身旁的一名叫歐柯奇的工兵少校,卻是口無遮掩的對著維爾姆澤元帥的副官,開著玩笑說道:“上校,要是連鳥兒都笑話咱們,那就是個壞兆頭了。”
35歲的弗朗茨-羅森貝格出生在奧地利格拉茨的一個古老的波希米亞貴族家庭里,他還擁有一個親王頭銜。
1780年,他以中尉身份加入奧地利騎兵團,并在五年后羅森貝格晉升為上尉。1787年奧土戰爭爆發后,羅森貝格在第二年的巴贊加的戰斗中,通過一次成功的沖鋒不僅拯救了危機中的第四十九“佩萊格里尼”步兵團,還為奧軍帶來了勝利。事后,他也因此而獲得胸甲騎兵團中校軍銜,并被授予了騎士十字級瑪麗亞·特蕾西亞勛章。
1792年法國大革-命愈演愈烈之時,羅森貝格跟隨第二十胸甲騎兵團轉調上萊茵。1796年初,羅森貝格晉升上校,并在3月份,他得到了維爾姆澤元帥青睞,榮升德意志聯軍左翼司令官的第一副官。
前天,當維爾姆澤元帥向堅守烏爾姆的法軍發動猛攻之際,他也做了最壞的打算。
除了委派維羅特將軍在博爾山隘組織防御,防范來自施瓦本西面法軍的突襲,奧地利元帥還任命自己的副官,羅森貝格上校督辦工兵部隊,在多瑙河上建造一座長200米,寬5米的大浮橋,可以滿足兩路步兵縱隊,與一輛四輪馬車或是兩列騎兵同時通行。
原本,在烏爾姆的多瑙河上有一座寬敞的渡橋。然而,當城外實施機動防御的法軍指揮官,在無法對防守嚴密的奧軍營地進行襲擾后,便在當天夜里下令炸毀了這座造價不菲的石橋。
羅森貝格曾詢問歐柯奇少校,能否在三天內修復石橋,但上校得到的答案卻是不可能,因為法國士兵破壞的不僅僅是橋面,最為重要的,是法國工兵使用一種高爆炸藥,破壞了石橋下方的大部分橋墩。
工兵少校將實情告訴了元帥的上校副官。他說:“如果要修復這種石橋,至少需要三個月,那是大部分的橋墩都已經嚴重受損。由于當下的時間只有三天,唯有在多瑙河的河面拉出一條浮橋了。”
“浮橋?必須是能通行3萬人馬的浮橋!可靠嗎?”
羅森貝格望著不斷上漲的多瑙河河水,心中有點擔憂。今年的冬天格外冷,所以多瑙河的大春汛直到5月中旬才開始,河水也變得桀驁不馴。
在聽到元帥副官那種不信任的語氣時,年過五旬的歐柯奇少校收起原本玩世不恭的面容,他強壓住內心的怒火,冷冰冰的回敬道:“相對于大公國的所有兵種,我們的工兵部隊是最值得信賴的,比起高傲的騎兵,不知所謂的步兵,以及不靠譜的炮兵,都要好的多。”
這位已經白發蒼蒼的工兵少校,自然有資本說出這樣的話。比起貴族們的晉升速度,擁有著35年的漫長軍齡,曾經與普魯士人、土耳其人、薩克森人、波蘭人、法國人作戰,經歷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戰斗而不死的老兵,歐柯奇的軍銜還不如眼前這個35歲的年輕副官。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羅森貝格親王會在數月內晉升為少將,由此下放到軍隊,指揮一個騎兵旅團。
需要說明一點,在奧地利軍銜中并沒有準將,將官中包括少將、中將、上將與元帥。而法軍中僅有準將、少將與元帥三中將官軍銜,至少安德魯感覺不怎么合理。
如今的穿越者準備效仿后世美軍的將官軍銜制,設置一星準將、二星少將、三星中將與四星上將。至于法蘭西元帥依然保留,但那只是榮譽軍銜,只授予功勛卓著的退役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