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不幸,貝爾蒂埃參謀長帶來的消息與安德魯的判斷基本一致,那就是卡爾兵團的殘部1.9萬,應該是成功突破10萬法軍的包圍圈,目前已經向南流竄到了多瑙河流域一帶。
貝爾蒂埃繼續說道:“至此,卡爾大公將有兩個選擇:其一,沿著多瑙河向東進入奧地利。從路途上看,這種方式最近,不過120干米。然而,勒費弗爾的第六軍目前就駐守在多瑙沃特一帶,扼守多瑙河河谷。奧地利軍隊沒有蒸汽船只,沒有充足食物補給,不可能及時通過,一旦被第六軍阻攔,就將很難脫身。
因此,卡爾大公的另一項選擇就是繼續南下,借助奧格斯堡附近的補給,翻越南部的阿爾卑斯山,進入蒂羅爾地區,完成對博厄利將軍的增援。雖然這條路會遠很多,但能繞開我軍的重兵布防區域,還可以在沿途,也是奧地利傳統勢力范圍內,獲得足夠的補給。綜上所述,總參謀部認為奧地利人最有可能,是繼續南下蒂羅爾。不過……”
貝爾蒂埃說到這里時,變得有些吞吞吐吐,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對此,安德魯心知肚明,他心中嘆了口氣,嘴里卻是說道:“盡管說吧,對于卡爾兵團去向的判斷失誤,我個人也有很大責任。”
安德魯主動將責任攬到身上,那是要安撫自己的總參謀長。畢竟,不是大家不努力,而是卡爾大公實在太狡猾了。
誰能想到,哈布斯堡的王子竟然放棄近在咫尺的國境線,為逃脫法軍的圍追堵截,帶領1.9萬殘部搞起了干里大轉進。
這一支奧地利軍隊從法蘭克福近郊出發,一路南下,連續穿越美因河、內卡河與多瑙河,前往直接距離400公里,實際行軍路程超過700公里的蒂羅爾地區。
“通知了駐防烏爾姆的山地旅了嗎?”安德魯忽然問道。
總參謀長隨即回應道:“是的,半小時之前,我們已將總參謀部的情報分析下發到所有師團一級的指揮官,當然也包括霍斯將軍的山地旅。”
如今,法軍的有線電報線已分別拉到了法蘭克福和烏爾姆,所以來自統帥部與總參謀部的命令,可以在1小時內借助有線電報的方式,送達烏爾姆城的霍斯將軍手中。
反倒是多瑙河的多瑙沃特,也就是勒費弗爾的第六軍駐地,電報線沒能鋪設上,需要信使從烏爾姆騎行到80公里外的多瑙沃特,因此第六軍要比山地旅,晚收到消息至少3個小時。
貝爾蒂埃向安德魯提出一個建議,他說:“需要命令霍斯將軍派出山地旅襲擾南竄的卡爾兵團殘部嗎?”
安德魯聽后,猶豫了片刻卻搖了搖頭,他告訴自己的參謀長。
“守住烏爾姆城,以及保護正在建設中的多瑙河造船廠,這才是霍斯和他的山地旅,最主要的兩項任務。其他的,并不重要。所以,不需要給霍斯再度發報了,就讓他自行判斷吧。”
說到這里時,安德魯心中那一股“無明業火”也消散了大半。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就是這個道理。
畢竟,身為督政-府第一執政的安德魯和法國才是真正的大贏家。那是整個21萬德意志聯軍中(包括后續加入戰場的),戰死及俘虜的總數量,已經達到了19.2萬人。目前,僅剩下卡爾兵團的1.9萬奧軍殘部,尚未被徹底消滅。
那些被法軍殲滅的德意志聯軍中,效忠哈布斯堡家族的奧地利、波西米亞、匈牙利與克羅地亞等國的軍隊多達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