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后,當朱諾提供的情報已寫好,交由信使直接呈送剛剛途徑米蘭城下的第九軍軍部之際,皮埃爾也示意老同學趕緊將那個喜歡賣弄風騷的巴黎美人兒送到大后方。
皮埃爾的第11騎兵中隊,不過是第九軍前哨部隊偵察騎兵中的一支,當然也是最幸運的一支。因為皮埃爾少校收集到的情報,得到軍長旺達姆,以及參謀長拉馬克的高度重視。
至于留在米蘭的約瑟芬,已經住在豪華塞貝洛尼宮,開始悠閑地接待一大群當地顯貴,被一群獻殷勤的男人包圍著。
數日前,在途徑尼斯時,第九軍軍部再度收到了來自巴黎統帥部的命令,那是安德魯讓他們務必全力以赴,增援即將陷入苦戰的意大利軍團。
盡管旺達姆和拉馬克二人非常不理解,為何遠在巴黎的執政官比起他們更了解加爾達湖南側與明西奧河前線的戰況。
畢竟,從尼斯到300多公里外的米蘭與布雷西亞(400公里),至今還沒鋪設有線電報。所有的情報只能依靠信使騎馬,一級級的傳遞。
雖說心中疑惑,但第九軍還是依照統帥部的命令,繼續以每天50到60公里的強行軍方式,向米蘭與布雷西亞開拔。
因為軍情緊急,抵達米蘭的旺達姆沒有下令入城做短暫修整,而是命令全軍2.3萬人,繼續向東,向100公里外的布雷西亞進軍。
在收到11騎兵中隊的情報后,旺達姆第三次恢復了強行軍態勢,并于9月28日,包圍了布雷西亞城。
此刻,科斯達洛維奇麾下的奧軍右翼主力1.8萬人,已成功運動到東面三十多公里外的洛納托方向,準備與越過明西奧河的遠征軍司令官貝勒加德及麾下的4萬奧軍,左右合圍,東西夾擊,繼而將法屬意大利軍團主力圍殲于卡斯蒂廖內一帶。
所以,當防御布雷西亞的1干奧軍,在看到法國第九軍的龐大兵力時,同樣傻了眼。那位奧軍指揮官也開始面臨數天之前,繆拉與拉納等人遇到的頭疼問題。
是戰,是降?生存,還是死亡?
最終,那位奧軍指揮官在繆拉等一干被俘法軍高級軍官的保證下,選擇了放下武器,打開城門,向第九軍投降。
畢竟,奧軍在占領布雷西亞期間,基本上遵守了戰爭法則,沒有為難被俘的3干法軍,不僅允許軍醫官繼續為法軍傷病員提供治療,奧地利人還派出自己的見習軍醫參與治療,也許是想偷師。
翌日,修整了12個小時的第九軍已經聯絡上駐防洛納托的蘇雷師團長。等到中午時分,東西兩路3.2萬法軍,在同一時間里,開始向居于中間位置的科斯達洛維奇部1.8萬奧軍,發動猛攻。
在經過數小時的鏖戰過后,奧軍右翼抵擋不住法軍的兩路夾擊,各部紛紛放棄陣地后退。
不得已,科斯達洛維奇只能下令棄守薩諾,與法軍的后勤補給線,全軍后撤到加爾達湖西側的狹窄河谷,做節節抵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