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小時后,從塔里安那里的得到確切消息的貝西埃爾,下令法軍近衛師團停止進軍都靈,重新回到維利亞里諾與馬雷內一線。
依照安德魯執政官的密令,身為特使的塔里安還要派人護送已經正式退位的卡洛·埃馬努埃萊四世,前往已屬于法國領土的薩伏伊公國,至少定居五年之后,才能最終恢復自由。
安德魯此舉,一方面是防止英國間諜和奧地利人慫恿埃馬努埃萊四世繼續反對法國;另一方面,也是將對方視為人質,倘若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變得不聽話時,就可以將其哥哥拉出來復位。
……
與此同時,在米蘭主教官的會議室,安德魯的激情講演繼續回蕩在大廳上空。
“是的,我們所統率的是人民的子弟兵,這是我們成功的第二個因素。因為人民的軍隊本身就是革-命的產物。
至于奧地利軍隊的士兵,屬于那些貴族王公,而不是國家的公民,不具備自我犧牲與勇于奉獻的精神。
他們的士兵來自不同的民族,甚至比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所統治的民族還要多。軍隊中使用著各種不同的語言,沒有思想交流,更沒有凝聚力。
反觀法蘭西的士兵,卻是以3800萬人口和統一的民族作戰,我們的軍隊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
法軍為了什么目的而戰?為共和國新贏得的自由,并要推動她的新而簡樸的思想傳遍全歐洲,全世界!
法國人在為世界革-命而戰,屬于不折不扣的世界革-命。但是軍隊也并不追求純思想的目標。
我們的軍隊首先是要捍衛自由,抗擊周邊國家,那所謂正統君主勢力的包圍;我們關心得更多的是自衛,而不是被推翻了的波旁王朝。
另一方面,我們法國人不能單純依靠捍衛自己的邊疆,來達到目標。因為在我們四周,各國君主和皇帝們,正竭力想阻止他們的臣民仿效法國大革-命,并合謀摧毀這些新思想的發源地。
基于此,法國被迫采取了以進攻為自衛的手段。在這種情形下,我們肯定有資格宣稱我們是以自由的名義,而從事征戰的。
這就是我們成功的第三個因素。
我們已經準確無誤的告訴了1000萬意大利居民,法軍之所以前來是為了解放他們,幫助他們掙脫哈布斯堡家族和撒丁人,掙脫王公和貴族元老們的統治。所有不滿舊制度的人,豈能不因這些宣言的強大力量而奮起行動嗎?
被壓迫意大利群眾早就想廢除他們的統治者,那是大革-命的思想早在1789年就越過邊界,在許多意大利城市激起學生和市民們的反叛。
在意大利,有許多渴望自由的年輕人在大聲疾呼。雖然半個意大利仍舊被桎梏著,但掙脫鐵鐐之聲已在每個王宮和每個主教宮的門外嘩嘩作響。
所以,各種不滿者已在意大利的各個城市排著隊,迎接我們這一支革-命軍隊,并對其使命深信不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