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卡爾大公分析的那般,安德魯法國在1796年12月的軍事主攻方向,的確就是蒂羅爾伯國。從地圖上看,法國人的行動目標是要徹底截斷奧地利伸向瑞士與列支敦士登的那一只胳膊。
至于,德意志方面軍及那兩個被壓迫民族的同盟軍,在奧地利與波西米亞西部邊境的攻勢,根本就是虛晃一槍。不過是在陣地上放一陣空槍,便主動退了回去,權當作一場實彈軍事演習。
一部分原因,是取決于普魯士模糊不清的態度。
盡管安德魯已經確信自己的準盟友,俄羅斯不會干涉法國與奧地利的戰爭,然而腓特烈·威廉二世始終沒有同意法國新任外交部長巴泰勒米男爵,代表第一執政官提出的一攬子建議,其中包括波蘭問題上的“土地置換協議”。
即用法軍及盟友未來占領的波西米亞王國的北方地區,交換普魯士業已吞并的,包括首都華沙在內的馬佐夫舍省。
上述交換而得區域,將與奧占波蘭領地合并,成立一個新的華沙大公國。為此,安德魯法國將會擔保這個新國家的建立,絕不會威脅到普魯士王國既有的,且合法的利益。
但顯然,如今的威廉二世的政治作風趨于保守,似乎不再相信這個統領法蘭西的百萬大軍,習慣于囂張跋扈的私生子。威廉二世想法很簡單,保障普法之間的脆弱和平,不卷入任何形式的戰爭。
對此,安德魯也不著急。那是穿越者“掐指一算”,威廉二世的壽命也進入了最后一年的倒計時。
于是,這位法蘭西執政官指使新任駐柏林大使,將外交宣傳的重點,放在霍恩索倫家族的繼承人,自己那同父異母的兄弟,未來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及其身邊的親信。
沒人比穿越者更清楚,那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一直享受優渥生活的威廉三世,其性格優柔寡斷、胸無城府、剛愎自用。
很早的時候,威廉三世就在母親黑森公主,弗里德里克·路易絲的影響下,異常痛恨同父異母的安德魯,嫉妒對方在法國創造的輝煌事業。多年前,還默許母親等人派出殺手……
上述這些情況,安德魯自然是心知肚明,只是基于一名政治家最基本的城府,他選擇了一個最利于自己的道路。他以過去的種種不幸,暗中博取了威廉二世和霍恩索倫家族的一絲好感。
如今,等到威廉二世與普魯士不再打算執行《1795年斯特拉斯堡密約》,那安德魯也不會客氣,勢必要將霍恩索倫王朝拖下水。
得益于安德魯這兩年的苦心經營,以及兩任赴俄特使的辛苦努力,他本人最終贏得了新沙皇保羅一世的信任與友誼。至少5年內,俄羅斯將取代普魯士,成為法國最大、最重要的盟友。
所以,波蘭的問題可以再推遲一點點,等到法俄兩國恢復邦交了再說。或是等到普魯士那邊……
數天前,當米蘭主教宮內剛剛接通了與巴黎之間有線電報的時候,安德魯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致電督政-府,要求已從法蘭克福返回巴黎的巴泰勒米,立刻著手與圣彼得堡的科蘭古等人進行接觸,盡早將法國駐俄國的商務代辦級別,恢復為大使級的外交關系。
……
此外,安德魯放棄將波西米亞作為戰場的另一個緣由,那是無法保障后勤補給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