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們,好好看看吧,這就是你們口中絕不可信的雅各賓派分子,他不僅在危難之際,義無反顧的拯救了我們的傳統盟友丹麥王國,還令毫無防備的波羅的海艦隊避免了英國人的無恥偷襲!”
一周之后,也就是1797年4月上旬,沙皇保羅一世在冬宮正式接見了法國駐圣彼得堡大使科蘭古侯爵,并接受了后者遞交的國書,這意味著法俄兩國完全恢復了外交關系。
于此對應的,法俄兩國還簽署了一系列《密約》,其中就包括法國支持俄國對瑞典的戰爭,以及吞并芬蘭;而作為交換,俄國也理解法國恢復華沙大公國的做法,但前提是不涉及已屬于俄國占領下的波蘭領土,也不得支持俄國境內的各種分裂勢力。
這份《法俄密約》暫時回避了奧斯曼問題,那是安德魯希望奧斯曼蘇丹塞利姆三世,能夠接受未來法國大使的一攬子“和平方案”。如若不然,安德魯就需要考慮幾個備選方案了。
另一方面,保羅一世一直倒是非常期待法國能向南亞派出遠征軍,配合俄羅斯在高加索南部,以及波斯地區的軍事行動。
為了提升敘爾庫夫指揮的法屬印度洋艦隊的作戰與運輸能力,安德魯早在前年,已將保留的建艦方案中,超過六成的風帆戰艦和輔助艦船,分配給航行于大西洋與印度洋一帶,分別由里舍里將軍與敘爾庫夫將軍指揮的法屬私掠艦隊。
不僅如此,安德魯還調撥了一批黃金,讓敘爾庫夫從實際控制著阿拉伯半島的馬赫里蘇丹國那里,成功賄賂了當地官員,在紅海與也門附近購買了幾個碼頭與租借地,這其中就包括索科特拉島,作為埃及前往印度次大陸的中轉站。
該島位于阿拉伯半島以南約350公里,非洲之角以東,阿拉伯海與亞丁灣的交接處,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原本到這里,安德魯認為自己的提前準備做得相當的充分了。
不過一次,安德魯在與秘書克萊爾的閑聊過程中,談及未來遠征軍后勤保障問題時,克萊爾忽然提出一個觀點,讓遠征軍的后勤系統擁有自我造血的能力,這樣可以從容應對各種意外。
畢竟,從法國馬賽到印度次大陸的西岸,總里程超過了9000公里,而18世紀晚期軍隊后勤保障,絕對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是的,執政官閣下,我認為要在遠征軍的后勤系統中,雇傭一批經濟動物,也就是猶太人。270年前,與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結盟的蘇萊曼大帝,就庇護與雇傭大批猶太人為他服務。
這位蘇丹王曾說過,即便是他的軍隊遠離君士坦丁堡3000公里,都不會擔心后勤補給的問題,那是他的猶太會計及猶太后勤官已經打點好了一切。”
不知不覺間,法蘭西執政官身邊的文官,私下在使用帶有貴族尊稱的“閣下”一詞作為敬語。對此,安德魯并沒有加以制止。
對于秘書克萊爾所說的,熟知歷史安德魯也非常清楚。包括法國、德意志。西班牙與意大利在內,歐洲大陸的反猶情緒一直都非常強烈。
基于此,安德魯一開始不打算為解放這一小群不信奉上帝的“異教徒”,而去得罪數以千萬計的廣大天主教徒。
一千多年來的傳聞告訴世人,耶穌是由于猶太人(猶大)的出賣,而被羅馬士兵釘死于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