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自己27歲生日不久的路易-加布里埃爾·絮歇,是在前兩天,接到了第一執政官的命令,火急火燎的從佛羅倫薩趕到維羅納。
兩個月之前,在安德魯的引導下,帕爾瑪、摩德納、盧卡與托斯卡納這幾個意大利中北部的公國,在佛羅倫薩城中,締結了一份《神圣同盟協議》,守望相助。
《神圣同盟》的初衷,是在于防范各國境內的不法暴亂,共同抵御奧地利、英國與北非海盜等境外之敵的入侵。
該協議的條款中還規定,上述4國將合力組建一支不低于1.2萬人的常規軍,而一位法國將軍(少將級),將擔當該部隊的最高指揮官。
另外,一百多名法國教官會協助友軍,做戰術訓練與日常管理,在安德魯推薦下,絮歇成為該兵團的指揮官。
4月下旬,威尼斯的新一屆執政-府在法國執政官的引薦下,簽署了一份《神圣同盟協議》,正式加入了這個五國同盟。該同盟軍的兵力擴充到1.5萬人,指揮官依然是絮歇。
想到意大利人那有些糟糕的戰斗力,安德魯隨即同意了自己心腹愛將的請求,將留下近衛師團的5千人,交給絮歇繼續指揮。
最終,5國同盟軍演變成6國聯軍,總兵力達到2萬人,再加之同樣數量的民兵武裝,足以保障上述五國的國內安全,防范各種極端勢力的暴力行為。
原本,安德魯也希望那不勒斯王國與兩西西里王國,同樣能夠加入這個防御性質的同盟軍。然而,費迪南四世和他的新首相朗西斯科男爵卻不假思索的拒絕了。
因為那不勒斯的君臣們都清楚,這個法國執政官主導的“防御同盟”不僅針對成員國內部的不法分子,還會對教皇國與庇護六世圖謀不軌。
基于此,這些自稱無限虔誠的天主教徒們,暫時還不愿意牽扯這一糾紛之中。
與此同時,已經擔當了“神圣同盟軍”總指揮官的絮歇將軍,也正式從幕后走向臺前。
消息靈通的意大利諸侯及他們的閣臣當然清楚,這位曾在安德魯身邊擔當過副官的絮歇將軍,才是法國執政官真正信賴的心腹,屬于未來總督意大利各諸侯國的不二人選。
對于上述傳聞,安德魯自然是聽之任之,甚至還在暗中推波助瀾,變相的抬高絮歇的知名度。
毫無疑問的,這位執政官對于曾經的副官,期望是非常高的。絮歇不僅與安德魯年級相仿,而且也上過正規的大學。
雖說里昂的巴比島大學很是一般,無法與久負盛名的巴黎大學或是斯特拉斯堡外交學院相提并論。
打個不確切的比方,巴比島大學的檔次,就相當于后世某東方大國的公辦職業專科或是某個民辦二本的水平,但好歹也是一個被社會承認學歷的正規大學。
18世紀晚期的共和國-軍隊中,讀過正規大學的平民將領,可謂是鳳毛麟角,安德魯確信自己的一只手就數的過來。
這些將軍的指揮能力或許不如索漢、旺達姆,但他們對于新鮮事物,尤其是現代科技與先進理念的接受領悟能力,以及組織、籌劃與管理的能力,比學歷較低的軍中同僚要好上很多。
畢竟,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歷史上的絮歇,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官,善于治軍,精通多種作戰方式,在指揮作戰時敢于冒險、鎮定自若而且勇氣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