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眾人知道希默爾彭寧克描述的是洛基火箭彈。自從在哥本哈根海戰中,一舉擊沉數十艘英國海軍艦船之后,“洛基火箭彈”就一戰成名,繼而代表了當下法國“軍事科技”的最高成就。
不過很可惜,安德魯法國暫時不會向任何國家,甚至是自己的盟友,售賣這種威力巨大的火炮。
在得到安德魯授意后,參謀長貝爾蒂埃直言不諱的解釋說:“是的,執掌火箭的特戰部隊也將參與巴達維亞保衛戰。不過,鑒于戰場上的開闊環境,這種火箭彈并不適合再行打擊海上的英國艦隊。”
哥本哈根海戰的勝利,是建立在兩個先決條件之上。
首先,納爾遜的突擊艦隊陷入淺灘,無法施展開;其次,帕克上將指揮的重型戰艦群,是頂著逆風對著丹麥人的要塞作戰。
而在未來巴達維亞戰場上,幾乎已排除了上述的有利條件。而且以英國海軍的警覺性,吃虧上當也就是一次,這種不講武德的“偷襲”很難讓英國艦隊重蹈覆轍。
事實上,安德魯與總參謀部也根本不指望,能夠再使用這種洛基火箭彈成功偷襲英國艦隊。
與荷蘭執政官的“工作交流”進行到深夜時分,雙方會務內容已由安德魯的副官勒布倫少校全程記錄在案,并以備忘錄方式分發。
在送走希默爾彭寧克回宿舍休息后,安德魯再度返回會客室,貝爾蒂埃與索漢依然在里面等著。
安德魯對著兩人囑咐道:“你們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繼續與希默爾彭寧克溝通交流。目前而言,他和丹德爾斯一樣,都是值得我們信賴的朋友與合作人,可以帶他在軍隊里面多看看,沒有太多的避諱。嗯,這位巴達維亞執政官就是我們的帶路人。
另外,荷蘭方面軍的指揮作戰只能,也必須以我為主,參與配合的巴達維亞方面僅有一定的建議權,但最終決策權掌握在你,索漢總指揮的手中,明白嗎?”
“是的,執政官公民!”荷蘭方面軍的總司令立刻表態。
結束會晤后,貝爾蒂埃與索漢便轉身離開,安德魯繼續待在會議室,直到勒布倫將軍情局負責巴達維亞事務的柯西少校帶到自己面前。
“你在隔壁都聽見了吧。”安德魯問。
“是的,一字不漏!”柯西少校說。
“你密切監視索漢將軍的一舉一動,如果他拒絕下令處決叛徒,你、法布爾上校與蘭德爾將軍在形成一致意見后,可以暫停總司令的職務。至于荷蘭方面軍的指揮權將交給第一軍的軍長,德賽將軍。”
“遵命,執政官公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