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格拉維納上將的圍攻直布羅陀要塞的軍事方案,獲得了法軍最高統帥的最終認可。
隨即,安德魯以法蘭西第一執政官的身份,在法西兩國的一份聯合聲明上署名。在此之前,西班牙首相戈多伊親王已在這份聲明上簽字。
事實上,這份《聯合聲明》就如同北美獨立戰爭期間,法西兩國對英國發表的那一篇“哀的美敦書”。
法西《聯合聲明》中要求:英國必須立刻、馬上停止對數百萬愛爾蘭無辜民眾在政治、經濟、軍事與宗教方面的無休止迫害……
所以,英國當局必須在1798年之前,從愛爾蘭島(包括北愛爾蘭地區)撤出所有的英屬殖民地軍隊,并且歸還愛爾蘭人的土地等財產,尊重愛爾蘭信奉天主教的合法權益……
不僅如此,依照這份《聯合聲明》的精神,英國人還必須向法國歸還加勒比的島嶼與印度次大陸的殖民地,向西班牙歸還其占領下的直布羅陀半島,向巴達維亞歸還非洲好望角,及亞洲檳榔嶼等海外殖民地,向……
毫無疑問,這份聲明就相當于法西反英同盟,對抗英國、奧地利、瑞典、漢諾威與葡萄牙的反法同盟。
另一方面,既然是拉幫結派對抗日不落帝國,法西兩國當然是要招募更多的小弟。
就在法國與西班牙簽署該聲明之后的數月內,巴達維亞(荷蘭)共和國、丹麥王國、德意志諸侯中的魯爾大公國、巴登大公國、符騰堡大公國、巴伐利亞大公國、漢堡和法蘭克福等自治城市,以及意大利諸侯的那不勒斯與西西里王國、撒丁-皮埃蒙特王國、威尼斯共和國、熱亞那共和國,還有意大利神圣同盟諸國,也紛紛在這份“反英聲明”上簽字。
但凡在上述《聲明》中簽字的國家,都可以向英國索要曾被搶走的殖民地,哪怕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也可以去寫。
比如說,魯爾大公國就提出對圣赫勒拿島擁有主權。那是該國外交大臣梅特涅不知從哪本古籍翻出,或是杜撰出的史料:宣稱在300多年前,曾有一位出生在埃森的德意志船長,最早登上了圣赫勒拿島,不僅依照慣例繪制了海島地形圖,還公開宣誓了主權……
然而,俄羅斯、普魯士、奧斯曼與美國等國,以各種理由拒絕在法西兩國主導的《聯合聲明》中簽字。
一貫我行我素的“老大哥”保羅一世,居然在一干樞密院大臣與王儲亞歷山大的勸說下,克制了內心的沖動,他向法國大使表示,俄國會在法英之間的戰爭中保持道義上的中立。毫無疑問的,沙皇保羅一世的這一表態,多少令小老弟安德魯有些失望;
而普魯士的拒絕,反倒是在安德魯的意料之中。當然,柏林方面的借口聽上去似乎也是合情合理,那就是國王威廉二世病重(隨后殯葬)期間,不宜改變普魯士王國的基本外交策略;
奧斯曼土耳其是基于本國,與英國之間有著巨額的貿易往來,因而斷然拒絕簽署這份會嚴重損害自身利益的“反英聲明”。鑒于此,安德魯決定提前將拿破侖放到伊斯坦布爾充當大使;
至于美國,同樣是借口要履行兩年前簽署的“杰伊條約”,不愿意與英國人翻臉。作為回應,安德魯正式將美國從盟友名單中劃出。
“黨同伐異!”安德魯隨即將上述4國秘密列為不友好國家之列,僅排在反法同盟的英國、奧地利、瑞典、葡萄牙與漢諾威之后。
在送走西班牙大使,格拉維納上將的第三天,安德魯陪同卡塔琳娜王妃前往火車站。那是安德魯已決定在近日前往多瑙河前線視察,所以塔琳娜王妃也準備提前返回符騰堡的家中。
當馬車駛離法軍統帥部大門時,一直盯著車窗外張望的塔琳娜忽然伸出纖細的手指,對著衛兵崗亭附近,山毛櫸樹下的一個人,故作驚呼的叫起來。
“安德魯,你看,這棵樹下居然躺著一個法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