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三路奧軍不僅損失了大部分軍隊,而三位指揮官中,一個被生俘(約瑟夫大公),一個不幸陣亡(阿爾文齊元帥),一個率部東逃(卡爾大公)。
即便是弗蘭茨二世和他的樞密院大臣再怎么愚蠢,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哈布斯堡王朝已經在這場戰爭中徹頭徹尾的輸了,如今就連帝國的千年古都維也納也將保不住了。
當前線的噩耗,一個個傳到維也納的時候,待在美泉宮的弗蘭茨二世皇帝徹底坐不住了。
不過,壓倒弗蘭茨二世與哈布斯堡家族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開辟“第二戰場”的英國和瑞典聯軍,居然在荷蘭戰場遭遇了優勢法軍的圍殲,不僅損失了3萬陸軍,還丟掉了一個海軍分艦隊。
盡管英國駐維也納大使向神羅皇帝信誓旦旦的保證,身為反法同盟核心的大英帝國,仍舊將繼續戰斗下去,還會持續援助奧地利盟友。
然而,弗蘭茨二世卻從自己的外交大臣,施塔迪翁伯爵那里得知,英國方面已偷偷拋開哈布斯堡,在哥本哈根開啟了與安德魯法國的正式和談。
在樞密院顧問的勸說下,弗蘭茨二世最終準備妥協了,他叮囑自己的外交大臣,約翰·菲利普·施塔迪翁(瓦爾特豪森伯爵,依照國人習慣稱之為施塔迪翁伯爵),允許其有條件的接受法國的眾多和談條款。
具體來說,哈布斯堡王朝愿意解散神圣羅馬帝國,而弗蘭茨二世同意放棄神羅皇帝的頭銜。
在被安德魯法國壓在身下,肆意欺辱3、4年后,所謂的神圣羅馬帝國與皇帝頭銜,這一切都屬于不值一錢的虛名,不要也罷。
其次,哈布斯堡家族放棄在德意志與意大利的所有諸侯領地,并就蒂羅爾伯國的歸屬問題,與法國和巴伐利亞進行談判;
第三,戰敗的哈布斯堡王朝,愿意向法國及盟友支付一定數額的戰爭賠款,但具體金額,必須考慮到奧地利如今的實際支付能力;
另外,哈布斯堡方面同意無條件割讓自1772年以來,獲取的所有波蘭領土。至于涉及捷克(波西米亞)、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與克羅地亞等民族問題,愿意與法國進行進一步磋商。
不僅如此,奧地利愿意與反法同盟的英國和瑞典斷交,并加入到法西兩國的《聯合聲明》。
最后一點,弗蘭茨二世同意有條件的限制奧地利境內的軍隊(含治安警察)的總數量,以及取締強制義務兵役制等法令……
當安德魯和他的近衛師團抵達多瑙河畔的古城帕紹時,收到了肖弗蘭的一份加急電報。那是奧地利外交大臣施塔迪翁伯爵已經抵達林茨,希望開啟兩國和談,并簽署一個臨時的停戰協定。
兩周前,等到拿破侖離開意大利方面軍后,這位負責意大利外交事務的肖弗蘭侯爵收到了安德魯執政官的書信,繼而來到法軍占領下的林茨,隨時準備參與同奧地利方面的和談。
安德魯指使肖弗蘭可以開啟與奧地利外交大臣的和談,但拒絕簽署一份停戰協定。依照法國執政官的話來說,所謂的停戰,必須要等到兩國和談達成了一致意見。
在一次早餐會上,安德魯毫無遮攔的告訴貝西埃爾和蒙布倫這兩位親信,他說:“既然我們已經千里迢迢來到了奧地利,那么就應該以勝利者,或是征服者的身份,游覽一下維也納。”
……
帕紹城,多瑙河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