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的商業銀行不同,英格蘭銀行的主要客戶就是國王和政-府,借助英格蘭銀行,私人資本才找到了一個不會倒閉的客戶,擁有爭霸全球的強大艦隊,以及無數海外殖民地的英國政-府。
國家越強大,資本獲利的機會就越多;而資本越擴張,國家可以用的錢也越多,這樣就是一種良性循環。等到了18世紀后期,不光是英國人,很多外國人也都愿意把錢借給英國政-府。
然而,上述情況正悄悄發生著某種變化。
軍情局從倫敦獲悉的情報證實,由于英國-軍隊在1年內,連續經歷了哥本哈根海戰的失敗,還主動放棄了波羅的海和地中海的航道霸權,加之特混艦隊在須德海的覆滅,以及3萬地面部隊被圍殲等一系列的糟糕表現,英格蘭銀行已經連續兩次上調了借款利息。
另外,銀行董事會還要求英國內閣用印度次大陸殖民地的優良資產,作為未來的貸款擔保。
三年前,安德魯建立法蘭西銀行的目的就是效仿英格蘭銀行。為此,他保留了議會制度,還限定了政-府擁有的股本不超過30%,也就是頂多3個投票權。
回到眼下,當安德魯給阿司匹林報價后,阿丁頓故作片刻的猶豫,就一口答應了下來。但英國特使也提出一個要求,就是希望安德魯最好下令,立刻從法國調配20萬顆阿司匹林。
然而,法國執政官的一句話,令阿丁頓聽后差點吐血。
安德魯說:“不著急,我們的倉庫里就有50萬顆阿司匹林,準備移交給荷蘭政-府。如果五萬英鎊能及時到位,那么3個小時內就可以送到倫敦號上。沒有黃金也沒關系,可以先將倫敦號進行抵押,阿司匹林就能直接送到特塞爾島上。”
“倫敦號”在風帆戰列艦中,屬于妥妥的準一級或超二級。單單最初的建造成本,就已經超過50萬英鎊,如果再算上百余門的火炮、數十噸的彈藥軍火,以及其他生活物質,其總價值超過了65萬英鎊。
當然,這不過是安德魯拿未來的英國首相,尋開心的一個笑話罷了。他壓根就看不起這種老式陳舊的風帆戰列艦。
只要未來的披甲蒸汽艦最終形成了戰斗編隊,再配合著安全的高爆炸藥使用,就能輕而易舉的摧毀這種漂浮在海面上的“木頭棺材”。
最終,安德魯僅在英國外交大臣格倫威爾批注上面,修改了少數細節,隨即將議案原本交給了法國大使。下一趟,將由馬雷攜帶法國執政官批注過的議案,乘坐蒸汽船前往3公里外的“倫敦號”。
大約又過了1個多小時,馬雷帶著協議原本,再度返回了艾默伊登要塞。
此刻,法英之間代表就英國順利撤軍,荷蘭恢復和平一事,基本達成一致意見。
等到下午2點的時候,法英雙方在最終議案上簽名的,既不是安德魯執政官和格倫威爾外長,也不是馬雷大使與阿丁頓特使,而是英軍的地面指揮官約克公爵,以及法屬荷蘭方面軍司令官索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