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像這一次,身為一國之君的安德魯,居然跑到荷蘭首都討要被盜餐具的事情,都是非常非常的少見了。
不久,“餐具事件”很快就被一名荷蘭記者獨家披露,各國新聞報紙紛紛轉載后,公眾們就對那些號稱“永不生銹”的鋼制餐具,產生了濃厚興趣。
很快的,全歐洲追求時尚的有錢人紛紛到處打聽,這種永不生銹的鋼制餐具,哪里有得賣。
等到2月下旬,在巴黎,在法蘭克福,在柏林,在阿姆斯特丹,在米蘭,在馬德里的奢飾品市場,出現了上千套不銹鋼餐具。
盡管每套售價高達6666法郎,但依然是供不應求,以至于被炒作到兩萬多法郎一套。
等到5、6月份,第二批3000套不銹鋼制品上市之后,價格才回落到最初的六七千法郎。
而此刻,盧森堡鋼鐵公司單單在4千套不銹鋼制品的利潤,就達到了差不多2千萬法郎,這還是扣除了600萬法郎的營銷費。
其中就包括那位充當托兒的,荷蘭大使佩爾斯得到的15萬法郎好處費。當然,作為不銹鋼的發明者,沃克蘭與他的團隊也分別得到了30萬法郎、50萬法郎的獎勵。
區區一個特種鋼料,就能賺得破滿缽滿。這令庫泰勒異常興奮,他當即要求加大輸入土耳其的鉻鐵礦,準備在下半年生產至少2萬套不銹鋼器具,但被安德魯果斷叫停了。
這玩意就是忽悠一下那些愛裝逼的歐洲貴族,有錢富豪罷了。即便是量產了,但高昂的價格依然令中產者望而卻步,也會丟失了大部分的高端客戶。
基于此,公司每年保持3千到5千的不銹鋼餐具投放到市場即可。畢竟,物以稀為貴嘛,一旦多了就不值錢了。
當然,庫泰勒請求加大土耳其洛鐵礦的冶煉沒錯,從每半年1千噸,增加到5千噸。不過,未來不銹鋼的主要用途,是必須運用到蒸汽機,火車、船舶、橋梁,以及精密儀器等方面。
至于供應中產者,甚至是平民的不銹鋼制品,就必須等到安全、高效、穩定與廉價的電力系統出現之后。
事實上,還有兩點,安德魯沒有對庫泰勒明言,
一則,基于不銹鋼的強大“印鈔能力”,會促使英國或其他國家的化學家和冶金專家,開展針對不銹鋼的“逆向研發”。
估計3到5年后,那種不銹鋼的秘密就會被揭開,盧森堡鋼鐵基地無法保證技術上的壟斷性;
二則,安德魯已經透支了另一時空中,拿破侖三世對鋁制品的神話版推崇。估計等到下一個特殊金屬制品,“鋁”出現的時候,歐洲有錢人也不會大吃一驚了,然后充當冤大頭,再度花上1百倍,甚至是1千倍的價格,去購買一種非常廉價的金屬制品。
對于不銹鋼餐具帶來的2千萬法郎的暴利,安德魯大筆一揮,將其中的1000萬法郎,交給妻子薩莫拉保管;而另外的500萬法郎,投入到附屬于鋼鐵基地的特殊金屬研究所。
大老板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求針對鐵、銅、錫、鉻、鎂、鋁、錳、鎢等金屬,研究兩種或兩種以上合金的工業制造。
至于剩下的500萬法郎,安德魯將在比利時的那幕爾,與魯爾的埃森兩地,分別建造一座大型鋼鐵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