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即將開啟的直布羅陀要塞攻防戰,那是西班牙與英國人的事情,法國在直布羅陀半島不存在有任何的政治與軍事利益。對眼下的盛大閱兵儀式,不過是放馬南山,休兵止戈的前奏。
緊接著,軍樂隊奏響共和國的國歌,《馬賽曲》;然后,杜伊勒里宮的大廣場上空,回蕩起21響禮炮聲,分列式開始了。
大閱兵這天,排在閱兵隊伍最前列的,是“前進軍長”旺達姆將軍親自護送下的,高擎一面“勝利旗幟”的第九軍士兵代表帕揚。
帕揚高舉的“勝利旗幟”,曾經到過阿姆斯特丹、科布倫茨、美因茨、法蘭克福、烏爾姆、雷根斯堡、布拉格、維也納、布拉迪斯拉發與布達-佩斯,屬于法蘭西戰勝反法同盟的象征!
而作為士兵代表的帕揚軍士長,已經32歲了。他從1788年開始,已在法軍中服役了差不多10年,還歷經中-央軍團、北方軍團、阿登軍團、摩澤爾軍團、萊茵軍團,以及如今的第九軍。
等到閱兵結束后,這位走到隊列第一排的帕揚軍士長,也將以少尉的軍銜解甲歸田。只是他并不知道的,很快就會有人來邀請這位經驗豐富的軍士長,希望他能以中尉教官的身份,參加海外遠征軍團。
在“勝利旗幟”的引導下,二十個(集團)軍與技術兵種的閱兵方陣陸續跟進,威風凜凜地走過杜伊勒里宮廣場,接受安德魯、圖里奧與康巴塞雷斯等共和國領導人的檢閱。
參加這次閱兵的部隊來自法國14個(集團)軍、憲兵第一師團,以及各特殊兵種,而上述各部隊組成一個巨大的閱兵方陣。
這或許將是共和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閱兵方陣,每個方陣由大約1千名官兵組成,這1000個官兵都在之前結束的德意志戰爭、意大利戰爭、奧地利戰爭與荷蘭戰爭中獲得過戰功。
每一支部隊走到主-席臺時,保持站立姿勢的安德魯都會用軍禮予以回應,看著士兵們臉上堅毅的神情,這位法軍最高統帥也不由自主地回想到戰場之上,那些生死存亡的時刻。
作為本次閱兵的幕后總指揮,安德魯指導了麾下兩個王牌,第九軍和近衛師團的方陣,嘗試了“驕傲的頭顱”的閱兵禮。
在大街上邁開正步時,受閱士兵們的上體保持正直,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向后擺臂時干脆利落。
等到通過檢閱臺“向右看”的時候,士兵們的下巴一律上揚30度,繼而將勝利者的驕傲和自豪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事實上,這種情緒實實在在的,寫在20個方陣里的每一個士兵的臉上。
除了步騎兵方陣,受閱部隊還專門設立了特殊兵種方陣。
這其中的炮兵方陣,就向觀眾們展現了功勛卓著的“勝利者臼炮”,初出茅廬的6磅與12磅“共和國野戰炮”。
還有一支全新的實驗性部隊,自行車方陣,數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小心翼翼的,騎著由鋼鐵支架、空心輪胎與鍛鋼鏈條構成的單車,晃晃悠悠的通過了主-席臺。
當然,總會有幾個倒霉蛋會摔下自行車,引得眾人一陣歡笑。
安德魯相信在未來,騎著自行車的法軍士兵可以12公里的平均時速,在北德意志的平原上追擊逃亡的普魯士軍隊。
不僅如此,工兵方陣、戰地醫院方陣,以及后勤輜重方陣也出現在受閱部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