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先生們!”威廉三世繼續說道:“俄國沙皇保羅一世已派遣王儲亞歷山大夫婦,乘坐‘皇太子號’戰列艦訪問我國,預計王儲夫婦將在72小時內抵達斯德丁。”
來自普魯士駐俄大使提供的線報稱,隨行的那位俄國特使,恰爾托雷斯基親王,或許隨身攜帶有俄國樞密院起草的一份俄普結盟議案,準備交給威廉三世和普魯士樞密院審閱。
相對于英國人的狡詐,參加過七年戰爭的老元帥將軍們卻十分感激俄國沙皇彼得三世。
在七年戰爭的最后一年,1762年初,普魯士已經精疲力竭,經濟崩潰,兵源缺乏,整個國家徹底陷入了絕境。
就連有著“軍事天才”及“大帝”的榮譽的腓特烈二世,在屢戰屢敗之后,居然也隨身攜帶了一瓶毒藥,準備隨時了結自己的戎馬一生。然而,一場“勃蘭登堡王朝的奇跡”卻忽然出現了。
剛剛登基的俄國沙皇彼得三世決定讓俄國退出“七年戰爭”,停止了對普魯士的軍事行動,并于4月24日與普魯士國王締結了《圣彼得堡條約》,歸還了東普魯士,并放棄了戰爭期間的一切占領成果。正是俄羅斯退出戰爭,使得普魯士免遭失敗……
如今,彼得三世的兒子保羅一世承諾與普魯士結盟,那就意味著,歐洲的4個主要強國中的英國、普魯士與俄羅斯,將締結三國反法同盟。
這三大強國聯合起來無與倫比的強大實力,絕對要超過安德魯法國一直東拼西湊,還沒能搞起來的那個“萊茵同盟”。
所以,會議的第一個議題很快得出了結果。
那是國王威廉三世決定派遣自己的大弟弟,25歲的路德維希親王(弗里德里希·路德維希·卡爾),作為霍恩索倫家族的特使,前往斯德丁海港,迎接遠道而來的俄羅斯皇儲亞歷山大夫婦。
第二個議題,是否對法國發出一份最后通牒,要求法國人立刻停止壓迫德意志邦國,還要在1798年7月之前,將全部的法國-軍隊撤離萊茵河以西,以及恢復奧地利的主權與領土完整。
這一次,輪到國務大臣阿爾文斯萊本侯爵、亨利希親王(威廉三世的叔叔),以及外交顧問(大臣)盧歇西尼伯爵表達了贊同。
不過,包括滿是皺紋橘皮臉的軍事顧問(大臣)布林尼克上將、精神不振,喜好打盹的不倫瑞克公爵(元帥)、老態龍鐘且一言不發的默倫多夫元帥,以及習慣于老眼昏花的克諾伯斯多夫元帥等人在內,卻不做任何的表態。
很顯然,這些參加過奧地利王位繼承權戰爭,波蘭王位繼承權戰爭,七年戰爭,普奧聯軍入侵法國,以及反法同盟的老怪物們,準備將皮球扔給了他們的君主。
毫無疑問的,這些普魯士的老爺爺雖然年紀大,但他們一點都不傻,頭腦也相當的清晰。當然知道一直保持著原地踏步的普魯士軍隊,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法國-軍隊對比,孰優孰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