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保羅一世難得清醒一回,接受了皇后瑪麗亞的建議,急令基輔的蘇沃洛夫帶兵來到圣彼得堡駐防,穩定了首都局勢。
或許沙皇的反對派們,也許就要借口第八次俄瑞戰爭的失敗,宣揚保羅一世的昏庸無能與倒行逆施,繼而發動一場宮廷政變。
回到眼下,恰爾托雷斯根本不看好普魯士與法國的戰爭。
“亞歷山大,我的朋友!你還是乘坐皇太子號,提前返回圣彼得堡吧。”恰爾托雷斯勸告說,這一次,他是以朋友的語氣。
亞歷山大很是奇怪的問:“亞當,我知道你不怎么看好普魯士和威廉三世,但我們留在柏林,多待幾天沒什么關系吧?”
恰爾托雷斯搖了搖頭,回應說:“事實上,我有個不好的預感,在急劇侵略性的法軍面前,普魯士軍隊根本撐不過兩個月。”
聽到這里,亞歷山大反而開心的笑了。他說:“如果真是這樣,我更要近距離的看看,強大的法國-軍隊是如何攻占柏林的。”
說到這里,俄國皇儲話題一轉,說:“當然了,一旦柏林變得兵荒馬亂,也的確是比較危險的。哦對了,你還是護送伊麗莎白先回圣彼得堡吧。”
……
當1798年6月3日,法普兩國相互宣戰時,歐洲各國的軍事家與外交官們,普遍不看好普魯士的結局,他們認為威廉三世一定是被沖昏了頭,這才選擇了螳臂當車,自取滅亡。
然而,普魯士王國的近千萬臣民,尤其是那些從小被腓特烈大帝英雄事跡,耳聞目染的年輕的軍官,卻對國王威廉三世首先向法國宣戰的做法,表達了絕對支持與衷心擁護。
從6月5日開始,那些駐扎于柏林一帶的近衛軍的官兵,在征求指揮官的同意后,隨即以營團為單位走出軍營。
在軍樂隊的伴奏下,近衛軍的軍人們邁出整齊的行軍步伐,一列一列的來到柏林的城市王宮。
很快的,喜好看熱鬧的柏林市民也紛紛圍了上來。
那些熱血沸騰的軍人,一個個高昂起頭顱,挺直了胸膛,如標槍一般,屹立在在王宮廣場前。他們面對國王的辦公室,齊聲高呼“威廉三世萬歲!”“普魯士萬歲!”“德意志萬歲!”“打倒法國!”等愛國口號。
傳聞威廉三世由于身體不適,無法出面迎接。因此。從國王辦公室走到露臺上,向普魯士軍人表示謝意的,是受到無數柏林市民們愛戴的露易絲王后。
身穿一襲龍騎兵上校制服的露易絲王后,顯得格外英姿颯爽。在軍人與圍觀市民的陣陣歡呼聲中,露易絲王后拔出了腰間的寶劍,緩緩的高舉起來,最后狠狠的斬向西南角,那是安德魯法國的方向。
那一刻,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響徹了柏林上空,久久無法消散。
不久在軍樂隊的演奏下,現場的近20萬柏林軍民一遍又一遍的,齊唱了一首德意志愛國歌曲,《什么是德意志祖國?》
“什么是德意志祖國?
是不是普魯士?
還是施瓦比亞?
是葡萄生長茂盛的萊茵河嗎?
是海鷗常聚集的貝爾特嗎?
哦,不,不,不!
我們的祖國一定比這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