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瓦爾特堡的霍斯原本是被守軍司令,安排到一座條件不錯的大套間休息。然而,這位柏林貴客卻選擇了靠近士兵聚集區的幾個小房子。
對此,霍斯解釋是他更愿意與士兵們更近一些,這樣可以遠離暴民的騷擾,擁有足夠的安全感。
聽到這里,萊恩上尉也懶得去管,霍斯和他的打手們能待在守軍的眼皮子下也許更好一些,方便就地監視這個紈绔子弟,以免再度惹禍。
反復囑咐了一名值班少尉幾句后,萊恩上尉隨即離開城堡后院,他要趕往前院,在軍民雙方矛盾激化之前,盡可能的平息數千愛森納赫市民的憤怒。
當然,格斯勒上校已經下過軍令,絕對不會將霍恩索倫家族成員及他的數名打手,交給愛森納赫市政廳進行公開審判。
此外,位于城堡后院的一座壁板信號機正在向愛爾福特和哥達一帶發出信息。
霍斯湊上前,快速的瞥了一眼,發現傳送的內容,不是驗證霍斯的真實身份,就是請求布倫瑞克公爵派人將霍恩索倫家族的子弟帶走。
如果兩天前,霍斯還有點擔心自己可能會露餡,但現在已經無所謂了。因為山地旅已經對普魯士軍隊的通訊系統實施了徹底,破壞。如今,愛爾福特、哥達與愛森納赫一帶都變成了相互割裂的“信息孤島”。
去年的時候,安德魯曾在一場軍事會議上,對著所有師團一級的高級軍官說:
“戰爭的第一要素,首先是要保障己方通訊聯絡的暢通,并盡可能的瓦解敵軍之間的通訊系統,讓敵人成為聾子與瞎子,不知道,也不清楚周圍發生的實際狀況,包括我軍的部屬,與友軍的狀況。”
長期以來,普魯士人對于軍事通訊系統的建設與運作并不上心。一方面是高層不怎么重視,其次是通訊系統的建設費用問題。
不過在一年前,當看到法軍的有線電報在德意志戰場與哈布斯堡戰爭中的重要用途后,曾有普軍高層慫恿威廉二世想要購買,作為普軍的通訊工具。
對此,安德魯很是委婉的拒絕了,宣稱由于法國國內的產能嚴重滯后,目前連法軍內部都無法滿足。此外,普魯士當下處于和平狀況,根本沒必要部屬這種價格昂貴的即時通訊工具。
等到年初的時候,威廉三世再度向安德魯發出購買意愿,直接被他拒絕了,連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懶得編撰了。那是在此刻,安德魯法國決定將普魯士視為下一個作戰目標。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普魯士與北德意志聯軍部隊的調動靈活,樞密院建議威廉三世,在柏林通向魏瑪的密集交通公路網,包括在防線的山丘背坡,與其平行的公路,構筑壁板信號機。
隨著普法之間戰爭不可避免的臨近,布倫瑞克等人忽然意識到命令消息的傳遞也是至關重要的。
基于此,普軍決定在眾多關鍵的制高點上,聘用一群英國通訊工程師效仿1792年的法國人,按可視間隔構筑了許多的臂板信號機,各個信號站之間通過編碼信號傳遞消息。
從6月初開始,從魏瑪到柏林的220多公里,在可見度好的情況下,傳遞一份簡報,只要四、五個小時的時間。
而在過往,一份情報需要傳令兵騎著馬在北德平原與中德丘陵之間,跑上30多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