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旺達姆率領數千法軍騎兵山呼海嘯般,朝正在撤退的普魯士軍隊沖過來的時候,無論是陶恩欽縱隊,還是霍恩洛厄軍團再也無法維持住陣型,很快就陷入了全線潰敗。
萬幸的事,在之前戰斗表現不錯的陶恩欽將軍主動留下來斷后,他指揮殘余的縱隊進行拼死抵抗,再加之那些勇敢的薩克森擲彈兵,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組成一個個步兵方陣,遲滯了5千法國騎兵的大沖鋒,從而掩護了霍恩洛厄親王與軍團主力的后撤。
可即便如此,霍恩洛厄軍團和呂歇爾縱隊還是大敗而歸,在法軍輕騎兵的追擊下,普魯士的2萬殘余部隊只能逃向西面的魏瑪城。
而這,也是佩里尼翁和安德魯所期望的那樣。
下午4時許,當耶拿西側高地上的最后一支成建制普軍,打出白旗,從他們據守的一座石磨坊里走出來,一個個放下武器,向法軍投降的時候,持續了近9個小時的耶拿高地的戰斗也宣告結束。
此戰,法軍動員了5個集團軍(12萬兵力),以及一個3萬人的預備軍,合計15萬兵力,實際參戰部隊為12.5萬;而普軍為霍恩洛厄軍團(約4萬),還有呂歇爾縱隊(1.5萬),總兵力5.5萬。
雙方損失,法軍陣亡與重傷人數約4千,幾乎沒有被俘士兵,火炮也基本上沒有損失;普軍陣亡與重傷人數超過了1.5萬,再算上2萬人被俘,合計損失3.5萬,另外還丟失了150多門火炮,以及41面軍旗。
此戰,法普兩軍的戰損比為:0.4萬對3.5萬,即1:8.7。對于這個結果,方面軍總指揮佩里尼翁很是滿意。
然而,身為最高統帥的安德魯卻對這一結果頗有微詞。那是他認為,擁有比普軍多3倍的兵力,迭代兩個檔次的高性能武器,以及更高明的戰略戰術,總體交換應該達到1:10,才算是合理范圍。
不過,等到安德魯走向城堡,向凱旋而歸的勇士們表達祝賀的時候,他想到了在魏瑪城內,尚有只能做困獸之斗的2萬多普魯士殘兵。而只要霍恩洛厄親王一死,就可以迫使他們無條件的投降,這場耶拿-魏瑪會戰的交換比,就會達到1:14。
和以往一樣,安德魯首先前往慰問的,是救治傷兵的戰地醫院。一看到最高統帥來到他們身邊,法國傷兵們相互攙扶著,站起身,他們一個個喊著:“執政官萬歲!”
安德魯微笑著,揮了揮手,他輕輕拍了拍一名輕傷員的肩膀,并示意所有的勇士務必遵從軍醫官的命令,回到他們的病床上,盡管所謂的病床不過是一個個大草甸。
安德魯詳細詢問了所有士兵的姓名,以及他們所屬師團后,便高聲贊揚了士兵們在戰斗中英勇的表現,表示要頒發榮譽勛章和勝利獎金給他們。
在重傷病區,安德魯換上了一套防護服,他走到一個雙腿被實心彈砸斷,因失血過多處于彌留之際的重傷兵身邊。
這位最高統帥沒有說任何話,只是握住士兵的雙手,靜靜聆聽了對方的遺言。
“放心吧,我的朋友,我可以向你保證,你的撫恤金和榮譽勛章都會送到你父母的手中,而且將是我親自送到!”這是安德魯對陣亡士兵的最后承諾,也是后者在人世間聽到的最后一句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