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茨山南麓,北豪森村,法軍近衛軍團的臨時營地。
此刻,達武正對著一名騎兵中士追問道:“你確定!布倫瑞克決定讓他的軍團在桑格豪森與布萊肯海姆一帶,修整至少12個小時?!”
在問話的時候,這位軍團指揮官的內心顯得很是激動,以至于內斂穩沉的達武,在話語中居然帶有少許顫音。
騎兵中士急忙回應道:“是的,司令官公民!我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應該是王后露易絲忽然生了病,威廉三世派遣了大批近衛侍從,在軍營四周的村鎮搜集海草什么的,充當治療王后的藥物。”
“是海帶、海藻,不是海草……嗯,中士公民,謝謝你的情報,請下去歇息吧!”說著,達武就從身上掏出一枚金路易,作為獎勵,塞到偵察兵的手中。
等到軍帳中再沒有其他人的時候,達武雙拳緊握,極度興奮的在原地跳了起來。
在騎兵中士趕來報告之前,這位近衛軍團的指揮官幾乎就要絕望了。無他,那是一貫保守刻板的普魯士人,居然在種種重壓下,拋棄了原有的傳統,開啟的“極限亡命模式”,大大提升了行軍速度。
也是這種改變,使得兩天后法軍與普軍之間依然有40多公里的距離。即便是近衛軍團全體官兵拼盡了全力,也無法從正面阻擊布倫瑞克軍團。
至于強行實施尾隨追擊,最多只能吃掉普軍的后衛部隊,無法留住布倫瑞克軍團的主力,更別說阻止普王威廉三世渡過易北河,返回柏林了。
好在上帝保佑法蘭西,也保佑了達武和他的軍團,讓那位昏庸無能的普魯士國王為了一個女人,犯下一個無法挽回的致命錯誤。
12小時,對于法軍,尤其是近衛軍團而言,完全可以強行軍40公里,趕在布倫瑞克軍團之前,抵達預定的戰場,黑克林根。
之所以要反復強調務必在黑克林根作戰,那是該地屬于魏瑪前往馬格斯堡的必經之路,而且黑克林根的兩側都是山地,南面還有溪流、池塘與樹林分布,僅有一條并不寬敞的道路可供大隊人馬通行,這令普魯士的攻擊隊形難以全部展開,但非常適合法國的大規模散兵作戰。
不僅如此,達武在昨日還收到了軍情局特工轉交的一份密報。
那是易北河蒸汽艦隊指揮官阿爾芒,已依照總參謀部的指示,借助易北河上的一艘薩克森籍的雙桅帆船,成功的將20門4聯洛基火箭發射架,以及上千發火箭彈運到了距離黑克林根附近。
事實上,這項計劃有些冒險,而且總參謀部將任務下達給阿爾芒將軍的時間也有點晚,加之普魯士人封鎖了從桑道到馬格斯堡一帶的易北河河面,因此達武也基本上不做什么指望。
好在整個偷運過程無驚無險,接受了賄賂的普魯士軍官壓根就不檢查盟友薩克森的船只,直接就放行了。
此外,阿爾芒將軍還告知,內河蒸汽艦隊目前已攻克了防御并不嚴密的桑道與阿爾納堡,預計將在18日的拂曉時分,從易北河上動用25艘炮艇,輪番炮轟馬格斯堡要塞,配合近衛軍團作戰,全力阻止要塞守軍南下支援逃亡的布倫瑞克軍團。
也是因為有了“洛基火箭彈”的支援,達武已在昨日,下令將笨重的12磅野戰炮,還有“勝利者”臼炮全部留下來,全軍輕裝上陣,以每日50公里左右的強行軍速度,追趕布倫瑞克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