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所謂的聯名書上僅僅提及,是年幼的奧古斯特大公上位普魯士君主,并沒有超越近衛軍官們的底線。
略微猶豫過后,萊布最終也拿起鵝毛筆,在兩份文件上簽字。
見狀,布倫瑞克公爵的內心也安定下來,他最后一個在文件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將(停戰)投降協議和聯名書交給另一名使節后,布倫瑞克公爵回過頭,對著4位師長們說道:“先生們,在安撫你們部下的同時,也遵從協議的內容,向勝利者交出軍隊的武器,還有軍營吧。”
送走了眾人,布倫瑞克準備前往一座廢棄的修道院,探望待在那里的,已被威廉三世遺棄的一干樞密院顧問大臣。
不過,兒子威廉忽然迎上前,攔住了準備出門的父親。在征求公爵的意見后,威廉迅速關上房門,然后就在父親的左胳膊上,使用一些繃帶與少許雞血,精心的“裝飾”了一番。
10分鐘后,在威廉中尉細心的攙扶下,這位身負重傷且情緒低落的普魯士元帥,出現在一干樞密院大臣的面前……
就在布倫瑞克等人簽署投降協定之際,在大軍團的后衛方向,戰斗依然在繼續中。
由于通向黑克林根主路遭遇到長達兩公里的,大量雜物的擁堵,有效遲滯了弗里昂兵團的進攻,這使得負責后衛的海爾曼將軍,有了較多時間去收攏潰敗下來的士兵,并重新組織一道防線。
于是30分鐘后,海爾曼在匆忙組織起來的這批萬余人的烏合之眾,居然成功打退了弗里昂兵團前鋒,5個騎兵中隊的進攻。
初戰告捷,海爾曼將軍沒有顯露喜悅的神情,那是他剛剛得知,他效忠的君主威廉三世,居然拋棄了大軍團,獨自逃向馬格德堡。
更為扎心的,是布倫瑞克公爵與其他幾位師長,已經甩開自己,決定向法國-軍隊投降。
那是在之前,海爾曼將軍不僅拒絕了施密特等人的暗中拉攏,這個不識時務的“忠誠將軍”,甚至還想向威廉三世檢舉揭發后者的投敵叛國行徑。
幸好,身為普軍總司令的布倫瑞克公爵及時出面,攔截了這封舉報信,這才沒讓普王知曉信中的內容。
如今,施密特等人沒有下令士兵調轉槍頭,對海爾曼指揮的后衛部隊來上“一記背刺”,就已經算是寬宏大量了。
正當布倫瑞克軍團僅有的“忠誠將軍”,正在自己的頭腦里做天人之戰的時候,傳令官報告了一個壞消息。
那是波蘭人正將后衛部隊之前,遺棄于公路上的30多門火炮推到了前線,而且炮兵陣地已經部署到位。
與此同時,海爾曼臨時糾合的這一支普魯士后衛部隊,僅留有四、五門小口徑的4磅炮和6磅炮,無法對抗30多門8磅炮與12磅重炮的狂轟亂炸。
不久,在法軍火炮的幾輪轟炸下來,普軍后衛軍的防線已變得搖搖欲墜,逃兵也變得多起來。即便是海爾曼將軍親臨第一線,也難以激勵官兵們的低落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