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東布羅夫斯基派遣騎兵不急不慢的尾隨追擊,死死拖住普軍后衛。在雙方且戰且退10公里后,馬塞納派來的增援部隊,儒貝爾指揮的法國第14軍及時趕到了既定戰場,給予了普軍最致命的一擊。
等到多赫納兵團不可避免的遭遇戰敗的時候,在普軍中服役的六干余名波蘭士兵,立刻響應了對面軍隊的波蘭同胞的號召,決定反戈一擊。波蘭士兵擊斃了帶隊的普軍軍官,然后調轉了槍頭,向身邊的普魯士人發動了進攻……
是役,整個多赫納兵團幾乎被全殲,全軍2.5萬人中僅有2干人,借助夜色,逃入了茂密的森林,僥幸逃出戰場,就連普軍指揮官多赫納將軍本人,也因為拒絕向圍困他的波蘭騎兵投降,而被當場擊斃。
“凱爾采戰役”勝利的消息很快就蔓延開了,大波蘭各地的起義軍與民兵,也紛紛選擇加入到克拉科夫政權領導的波蘭自由軍團。
6月17日,東布羅夫斯基指揮的6萬波蘭軍隊,包括波蘭自由軍團的4萬正規軍,以及2萬自衛軍和民兵,包圍了首都華沙。
僅僅過了24小時,從波蘭各地趕來支援圍城的民兵超過了6萬人。暫時拋開戰斗力與武器裝備不談,東布羅夫斯將軍麾下,已經擁有了12萬,聲勢浩大的“波蘭軍隊”。
而此刻,由于多赫納將軍帶走了普魯士在華沙的所有機動兵力,現如今,華沙的衛戍司令,洛斯廷將軍手中僅有5干正規軍,以及臨時組建起來的3干普魯士民兵,總計不過8干人。
這8干人的普魯士軍隊,不僅要防御城墻外的12萬波蘭大軍,還要提防華沙城中的近10萬波蘭市民伺機鬧事,擔心這些人里應外合,偷偷的給城外的波蘭軍隊打開城門。
等到東布羅夫斯基派出自己的副官作為特使,向華沙衛戍司令洛斯廷將軍進行勸降時,普魯士人卻對此表現得猶豫不決。
了解此事后,剛剛趕到華沙城下的方面軍總指揮席塞爾,當即給洛斯廷寫了一封信,將保證投降普軍官兵的生命安全,以及合法的私人財產不受掠奪。
不僅如此,移民到華沙的近兩萬個德意志公民,其財產與生命也將得到法軍的保護,市民與民兵都不屬于戰俘,他們都可以繼續留在波蘭領土上定居,也可以自由的回歸普魯士。
就在東普魯士方面軍贏得“凱爾采戰役”的勝利,并成功收復了首都華沙之際,東布羅夫斯基的好友,克拉科夫臨時政-府派往大波蘭地區的特派員,約瑟夫·維比茨基也帶著“整個大波蘭地區充滿的愛國精神和波蘭軍隊勝利的喜悅”的消息,進入了不戰而降的波茲南城。
在維比茨基身后的,是波蘭自由軍團的8干正規軍,以及1萬多名國民自衛軍。上述軍隊的到來,使得整個大波蘭地區迎來了波蘭愛國主義的第一次大規模的爆發。
也是在同一天,維比茨基就向波茲南的市民發表了愛國宣言,號召波蘭人和安德魯領導的法國人站在一起,同普魯士人展開斗爭。
緊接著,維比茨基依照巴爾斯執政官簽署的命令,創建了大波蘭地區的革-命委員會,其任務是進行行政控制,圍剿殘存的普魯士軍隊,保持該地區的安寧,防止社會和經濟方面發生問題或者矛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