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繁華的波茲坦王家宮殿,如今卻幾乎成為一座空城,普軍的撤離讓這里顯得格外冷清與凄涼。
然而,對于法軍來說,這一切都只是勝利的前奏。他們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而是遵從最高統帥的命令,繼續向柏林進發。
在渡過易北河之后,法軍的所有軍團、兵團與縱隊等臨時編制隨即取消,其各師各旅基本上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主要是西、中方面軍,以及近衛軍(下轄連個軍級的師團),
6月24日,位于柏林西郊的最后一道防線,已經破敗不堪的斯潘道要塞,不出意外的落入了圣西爾第二軍的手中。
普軍指揮官馮·佩萊少將在與圣西爾軍長討論投降條件時,后者頗不耐煩的命令兩百騎兵突然沖進了大門,闖入到要塞內部,在普軍錯不及防之下,直接俘虜了75門大炮,以及2干名士兵。
與此同時,來自索漢的西普魯士方面軍,佩里尼翁的中普魯士方面軍,安德魯直屬的預備軍,以及阿爾芒的法屬易北河艦隊,合計約18萬大軍,已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將整座柏林城團團圍困。
不過在安德魯的命令下,法軍并沒急于發動進攻,而是等候前法國駐柏林大使香巴尼,與留守柏林的樞密院大臣和普軍衛戍司令的談判結果。
在經過不休不眠的20個小時的談判后,柏林效仿維也納,被宣布為不設防城市。于是在幾乎沒有任何阻力的情況下,法軍兵不血刃地占領了柏林,這座普魯士的首都,也是另一時空德意志民族的象征。
當法蘭西共和國的三色旗在柏林城頭與勃蘭登堡門上,高高飄揚的時候,整個歐洲再度為之震動。
那是從6月3日法普兩國宣戰,10日正式開戰,30多萬普軍被圍殲,到最終25日柏林守軍宣布投降。安德魯法國僅用了半個月就徹底擊敗了普魯士軍隊,還占領了首都柏林。
在柏林投降的前一日,1798年6月24日,安德魯進入無憂宮。他雙手背后,以這座宮殿新主人的身份,緩慢步伐的走進腓特烈大帝與腓特烈-威廉二世的廳房。
房間里,安德魯隨意翻閱了幾本書,有很多都是法文書。他注意看了幾眼寫在空白處的筆記。發現大都是腓特烈大帝的筆記,至于腓特烈-威廉二世少得可憐,而且字跡很潦草。
然后,他在各個廳房隨意的繞了一圈,走下臺階,遠望那片多沙的平原,當年普魯士軍隊創立者就是在那兒檢閱軍隊的。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安德魯忽然進到一間陳列室,他又拿起腓特烈大帝使用過的寶劍、腰帶和大飾帶仔細的欣賞。不過數分鐘后,安德魯還是盡數返還原位,因為這些東西已屬于他的大兒子奧古斯特。
最后,安德魯命令幾名高大的擲彈兵進來,從墻壁上取出原法國皇家衛兵隊的旗幟,那就是七年戰爭中,作為法軍恥辱的羅斯巴之役的軍旗。
這位法軍統帥很是興奮的將法王時代的旗幟,左右揮舞了幾下,然后安德魯又轉過身,對著陪同的將軍們說道:“我將把這些歷史的見證物,交給巴黎榮軍院進行保管,作為偉大軍隊勝利的象征,代表我的軍隊已經報了當年羅斯巴之役慘敗的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