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此事后,處于憤怒中的安德魯不再拖延出兵直布羅陀半島的計劃,為西法聯軍派出了大批精兵強干,還依照西班牙海軍上將格拉維納的請求,搭建了伊比利斯半島上的第一條有線電報線路。
曾經有一段時間,軍情局方面針對英國人對安特衛普電報站的突襲,籌劃一次極端報復行動。那就是激活潛伏于英國各地的“鼴鼠”,讓他們聚集起來,襲擊位于倫敦近郊的內政部下屬的科技委員會,盡可能的清除掉里面所有的英國科學家與工程師。
不僅如此,潛伏倫敦的“英國工程師”也曾來函,表示他可以為法軍突襲隊的報復行動,提供各種便利,
等到了最后,重新恢復理智的安德魯執政官,還是放棄了這項針對英國本土的武裝反擊計劃。因為“英國工程師”與上百名“鼴鼠”的實際價值,遠比平息法國最高統帥的一時震怒,要大得多。
至于反擊,當然要有。
除了派出海軍艦隊、航空部隊、叢林特種部隊,全方位的支持西班牙收復直布羅陀半島外,法普戰爭爆發之前,安德魯簽署了一道特別法令,并獲得法國兩級議會的支持。
那是法國政-府直接宣布,將逮捕生活在法國及仆從國境內的英國僑民,并一律宣布為戰俘,將他們關押在特別安置的3個戰俘營。當然,那些持有英國外交護照的外交人員除外。
事實上,安德魯內心也非常清楚,類似前裝線膛槍(米尼彈)、“洛基”火箭彈、蒸汽炮艇與有線電報之類的“軍事黑科技”,在英國間諜不斷拋出的英鎊黃金誘惑下,不可能保存太久。
那是英國不僅有錢,有資源,其國內還擁有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與工程師,一旦從法國那邊搞到原版的武器、儀器與設備,完全可以借助逆向工程,在不長的時間內,搗鼓出山寨版的英國貨。
基于此,安德魯從未考慮用“一招吃遍天下”的方式,停止對近現代科技樹的攀登。
在有線電報成功運用后,法蘭西執政官致信給通信科研部門的一份信中,提出了兩個大方向的技術突破:
首先,就是研發出多路電報,以至于能夠以一條導線傳送8路電報。
而多路電報原理,是將要傳輸的信息編碼成電信號,并通過傳輸介質(當下主要為銅制電線)傳輸到接收端。
不同于單路電報只能傳輸一種信息,多路電報可以同時傳輸多個信息。這項技術原本是1875年,法國科學家巴特發明的。
多路電報的優勢,在于能夠同時傳輸多個信息,提高了信息傳輸的效率。但同時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傳輸距離與傳輸速度等;
其次,繼續改良與完善無線電報。
早在1795年的時候,得益于穿越者的點撥,法國物理學家們已經使用數學方法,證明了電波產生后能在相當遠的地方產生效應,從而論證了電訊號并不限于電線傳送。
一年之后,在伏特外籍院士的協助下,法蘭西的“科技小妖們”,諸如傅里葉、安培、馬呂斯、呂薩克與泊松等人,依照安德魯導師指引的發展方向,完成了一個著名的實驗:
他們在一個拋物面狀金屬鏡中心,裝了兩個導體,隔一縫隙,構成一種所謂火花隙放電器。在大約1.5米以外,再把一個線圈與另一個拋物面狀的集電器焦點上的放電器相連,對準第一個金屬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