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拿到密探有關小皇孫那匪夷所思行為的報告時,葉卡捷琳娜二世即心疼又驚喜,同樣也會一絲擔心,但她從不主動干預,而是悄無聲息的將這類密報統統燒掉。
因為這位年事已高的女沙皇相信自己,已經給未來的俄羅斯帝國,為羅曼諾夫皇族,找到了一位最適合的接班人。
在想要確定亞歷山大為自己第一順位繼承人的同時,葉卡捷琳娜二世決定給皇孫“斷個奶”,那就是革除與瑞士老師拉阿爾普的父子之情。
1794年初,葉卡捷琳娜二世毫無征兆的在冬宮里召見了拉阿爾普,告以保羅大公即將已被剝奪皇位繼承權,需要他來引導亞歷山大權衡利弊,讓學生接受未來俄羅斯帝國的皇位。
這位品德高尚的瑞士人,在他的回憶錄中如此記述:“在聽聞俄國沙皇的要求下,我便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一亂命。并且還懇求女皇保持現狀,將亞歷山大作為皇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
只是見到自己恩寵相加的人竟如此愚鈍,盛怒之下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在認真考慮幾天后,隨即以拉阿爾普曾為一名雅各賓派分子,還有他依然贊美著全歐洲貴族都在唾棄的那些恐怖思想為借口,派身邊的侍從向拉阿爾普宣布:俄國宮廷已不再需要他繼續任教,所以在結清所有費用后,請他打點行裝,三日之后返回瑞士。
在聽聞此事后,驚慌失措的亞歷山大撲向老師懷中,情不自禁的潸然淚下。期間,亞歷山大沒有向皇祖母求情,因為他知道不可能改變最終的結果,反而可能會對老師更為不利。
等到拉阿爾普離去后,亞歷山大一人獨處,深感沮喪不幸。于是他拿起紙筆,抒發憂傷的情懷,寄給了遠在伯爾尼的拉阿爾普。
“永別了,親愛的朋友,寫下這一行字,我心中無限哀傷!別忘了,您在此間留下一個忠實于您的人,他對您充滿難以言表的感激之情,除了身體發膚以外,他的一切都應歸功于您!……”
上述記述,都來自拉阿爾普在圣彼得堡的日記與回憶錄。
在他回到瑞士后不久,瑞士的西部與北部就爆發了反對伯爾尼政-府的起義,但遭遇到以保守著稱的施泰格爾執政官的殘酷鎮壓。
毫無疑問,拉阿爾普也被卷入這次革-命中,一度還遭遇逮捕,不過施泰格爾等人,鑒于此人在俄國宮廷有著不小的影響力,事后也僅是處罰了一筆錢,就將拉阿爾普流放國外3年。
流亡巴黎期間,拉阿爾普聯合同為瑞士革-命者的奧克斯,不停的向法國執政官提出請求,希望法軍能出兵瑞士。而作為回報,這兩位瑞士革-命者愿意將整個日內瓦州與半個巴塞爾州割讓給法國。
最終安德魯同意了請求,但私下向拉阿爾普提出了兩個條件:
其一,就是他在與俄國皇孫亞歷山大的書信中,需要不斷提及安德魯的豐功偉績,以便于對方接受安德魯派去的法國特使;
其二,法國執政官需要借閱拉阿爾普在圣彼得堡執教期間,書寫的回憶錄或是日記,那是安德魯需要重新認識一下未來的神秘沙皇,亞歷山大的成長歷程。
盡管是一位心理學的“偽專家”,安德魯還是知道,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平民還是貴族,其性格形成基本上都是18歲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