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時候,佩里尼翁的退役申請就已經提交到法軍最高統帥那邊。不過當時,安德魯安撫這位合作了多年的老戰友,希望他再等等,等到普魯士戰爭大局已定,就給予佩里尼翁一個好去處。
毫無疑問,安德魯也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不僅授予佩里尼翁法蘭西最高榮譽軍銜,還有一個收入頗豐的元老院議員的崇高職位。
這一期間,西普魯士方面軍的總指揮索漢也提交了一份退役申請,不過安德魯沒有批準,只是勸他再干上兩年,等到1800年再說。
因為在那個時候,安德魯就可以非常從容的從16位集團軍司令中,挑選2到3位適合的方面軍總指揮。盡管安德魯心中早有了預定人選,但在正式任命前,這些候選人需要得到廣大官兵的認可。
7月中上旬,安德魯和總參謀長貝爾蒂埃在柏林聯合簽署了一份軍令,將目前布防于比利時和荷蘭一帶,重點防御海峽對岸英國的兩個集團軍調往波茲南、華沙與但澤一帶,分別是德賽的第1軍和維克多的第7軍。此外,駐防奧地利的蘭德爾的第13軍也收到換防通告。
而負責替代上述3個集團軍的,分別是莫蒂埃帶領的第5軍,圣西爾的第2軍,內伊的第11軍,奧熱羅的第12軍,這7個軍已經在7月下旬完成全部換防。
其中,德賽的第1軍,維克多的第7軍,蘭德爾的第13軍將與駐防但澤的旺達姆的第9軍,以及部分仆從國-軍隊,組成普魯士方面軍,總兵力13萬人,由索漢繼續擔當總指揮。
至于馬格德堡、斯德丁到柏林一帶,麥克唐納的第3軍,克萊貝爾的第4軍,蘇爾特第8軍,還有貝西埃爾的近衛第1軍,上述4個軍,約10萬人,將作為一個總預備隊,并負責拱衛柏林。
需要說明的,內伊的第11軍和奧熱羅第12軍是取代蘭德爾的第13軍,重新編入負責監視奧地利的多瑙河方面軍。該方面軍總指揮依然是塞律里埃將軍。
至于達武的近衛第二軍,由于在黑克林根阻擊戰中損失較大,等到8月之后,已從柏林分期分批的返回到巴黎附近的軍營,休整一段時間。
當然,達武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配合憲兵司令席塞爾,以及軍情局局長布魯斯,在大巴黎協助完成一系列的政治任務,包括圍捕英國間諜,羈押那些反對執政官的政治犯,等等。
毫無疑問,除了讓近衛第二軍回國休整,身為執政官安德魯更多的考慮,是想借此來驗證達武及第二近衛軍官兵的忠誠度。
依照最初的設想,安德魯并不打算與俄國人,在柯尼斯堡與涅曼河一帶,爆發一場空前慘烈的大決戰。
然而,計劃有時候趕不上變化,那是他收到了來自圣彼得堡方向的密報,由于在保羅一世的明令下,蘇沃洛夫元帥不得不將圍剿芬蘭游擊隊的任務交給了助手兼弟子,庫圖佐夫將軍。
這位俄國老資格的元帥將會率領6萬俄國遠征軍,取道圣彼得堡,在迎駕沙皇保羅一世之后,立刻向立陶宛首府維爾紐斯進軍。估計會在9月中下旬,與聚集在涅曼河東岸的8萬多俄國-軍隊匯合,隨時準備向西面的法軍及其波蘭盟友開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