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俄國在此部屬的軍隊,還不到3萬人,而且大部分士兵都是新兵,從烏克蘭與克里米亞地區強行征召而來。
面對如此孱弱的戰斗力,如果不是那一場意外,東布羅夫斯基指揮的南方軍團都應該可以擺平。
……
從安德魯進駐瓦津基宮,來自波蘭不同階層的人士,便紛紛打著名目繁多的各種旗號,聚集于瓦津基宮前廳,請求法蘭西執政官的召見。
尤其是盛情邀請法軍最高統帥來自家莊園或公館,參加宴會、酒會、舞會及沙龍的各項活動,更是絡繹不絕。不過,安德魯卻以各種理由或借口,直接推辭掉了。
當在入駐瓦津基宮的第一天下午,安德魯還是依照外交慣例,命令法國駐華沙公使塞居爾伯爵,去邀請來自西班牙、荷蘭、瑞士、瑞典、丹麥及德意志和意大利等諸侯國的外交特使,聚集在瓦津基宮宮殿中央的圓形大廳,喝上一杯法式下午茶。
在宴會臨近結束時,瑞典新任駐波蘭的商務代辦,佩爾·吉科寧伯爵單獨留了下來,那是他私下會晤的請求得到了安德魯的允許。
“哦,您和您的家族想要投奔法國?”在聽聞吉科寧伯爵的敘述之后,安德魯顯露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但事實上,這位瑞典駐華沙的商務代辦,在請求與自己的單獨接見時,安德魯就已知曉對方的瘋狂念頭。
也并不難理解,眼前的瑞典伯爵屬于效忠瑞典王室的一個芬蘭貴族之家。
從1700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執意要發動針對瑞典的“大北方戰爭”,一直到剛剛結束的第八次俄瑞戰爭,近百年間,人丁并不興旺的吉科寧家族在歷次對俄戰爭中,犧牲了上百位成年的貴族子弟。
也是基于此,瑞典駐波蘭商務代辦的瑞典伯爵,對來自東方的野蠻俄國人有極度仇恨。而且,世世代代的仇恨與連綿不盡的恥辱,唯有用俄國人的鮮血才能洗刷干凈。
只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在兩個月前宣布戰敗,并與俄國人簽署了城下之盟的《斯德哥爾摩和約》,正式放棄了芬蘭總督區,將其割讓給圣彼得堡。
盡管吉科寧伯爵聯合了幾乎所有的芬蘭貴族,對于古斯塔夫四世的荒唐決定予以堅決反對,但卻無濟于事。
那是大部分瑞典議員們,盡管十分厭惡國王古斯塔夫四世,但無心戀戰的貴族們還是選擇了舍車保帥,最終批準了這份《俄瑞和約》。
迫不得已,吉科寧伯爵與一些芬蘭貴族聯合起來,考慮舉家投奔到波羅的海南岸,對俄國人同樣懷著刻骨仇恨,而且已經復國的波蘭。
確切的說,這些芬蘭人是想投奔安德魯統帥,為歐洲的征服者效力。為此,吉科寧伯爵放棄了駐丹麥使領館參贊的身份,主動請纓來到波蘭,降級出任瑞典駐華沙的商務代辦。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