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今之計,烏瓦洛夫只有孤注一擲,趕在法軍攻城臼炮安裝完成,防御力量最為松懈的時候,對其發動決死進攻,使用一種特制的火油,去摧毀臼炮的內壁與導火孔,從而徹底廢掉那八門“勝利者臼炮”。
這種破壞方式,是烏瓦洛夫從一名炮兵軍官那里得到消息。
事實上,法國的這種超級巨炮,是用含有錳的瑞典優質鐵礦鍛造而成,炮管內壁的特殊工藝不僅決定了臼炮射程,還有發射過程中的安全性,只要能腐蝕臼炮的內壁與導火孔,臼炮基本上就要回爐了。
之前,普魯士人的山寨版的勝利者臼炮之所以仿照失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使用了普魯士境內,那些含鐵量不高,雜質眾多,又缺乏錳元素的劣質鐵礦石。
視野重新回到戰場上,在數干俄軍炮灰的配合下,被烏瓦洛夫寄予厚望的五百名突擊騎兵,盡管被無數法軍狙擊,但還是一路披荊斬棘,有150名騎兵成功沖到法軍的臼炮陣地。
然而,令俄國人始料未及的,那8門已完整安裝的“勝利者臼炮”,根本就是用木頭制作的假貨,而且周邊還鋪滿了煤油。等到俄國騎兵發覺上當,為時已晚,法國已經點火……
是役,烏瓦洛夫傾其全力,孤擲一注的動用了5干機動兵力,僅僅焚毀了法軍用木頭制作的假炮,至于進攻部隊中能僥幸回到城中的,也不過區區兩百人。
盡管整個要塞群內還有萬余名守軍,但遭遇連續的失敗后,士氣嚴重低落。此后,但凡法國的那8門大口徑臼炮一開火,要塞里面就會有一座城堡被摧毀,此刻也是新兵趁亂變成逃兵的大好機會。
哪怕烏瓦洛夫下令,當眾槍決被抓回來的12名逃兵,但同樣也無濟于事。因為所有人都明白,塞羅茨克要塞的陷落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在9月11日,就是法軍統帥抵達塞羅茨克前線的第二天,一直拒絕投降的俄國指揮官烏瓦洛夫將軍,在收到安德魯執政官的一份勸降信之后,最終下定決心打出了白旗,全體官兵集體出城,向法軍繳械投降。
作為交換,法軍統帥特別允許烏瓦洛夫,及其俄國部下攜帶沒有彈藥的槍械,列隊返回150公里外,俄國駐守的布列斯特要塞。
至于那些來自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新兵,則可以自愿選擇,是跟隨俄國人離開,還是繼續留在波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