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實上,上述10萬軍隊中的40%,屬于即將輪換回到后方的,再算上布防于從波蘭走廊、柯尼斯堡、維斯瓦河與涅曼河一線的法軍及仆從國的軍隊,這支以法波為首的歐洲聯軍,其實際總兵力也不過15萬。如果算上安德魯的近衛第一軍,才達到17萬。
當然,法軍統帥部下屬的宣傳部門,對外大肆宣傳,是“來自十多個自由國度的30萬解放戰士”。
倒不是安德魯從法國本土,以及歐洲盟友那邊,征召不出來30萬的軍隊,主要是統帥部負擔不起數十萬軍隊的日常海量消耗。
從7、8月份開始,歐洲的政治風向急劇變化,那是安德魯從柏林、波茨南與華沙等地,不斷的給法軍及盟軍發出軍事指令。
普魯士方面軍在進行大規模兵力結的同時,波蘭方面軍那邊就時不時的在柯尼斯堡和涅曼河流域,搞一波軍事演習,擺出一副準備越過涅曼河,解放俄國占據下的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架勢。
尤其是在法軍以強橫的武力攻克了塞羅茨克要塞之后,殲滅與被俘的俄軍數量超過了3萬,導致俄國部屬在布列斯特要塞以東,維斯瓦河以西,東西近三百公里范圍的所有軍事據點,已被法波聯軍掃蕩一空。
如果不是法軍統帥安德魯選擇了北上,還很是大度的釋放了烏瓦洛夫伯爵及麾下的五干名俄籍士兵,或許俄西南軍區就會按下警報,將再一次向圣彼得堡方向請求援軍。
不過,依照戰場上的和平契約精神,烏瓦洛夫伯爵及五干名俄籍士兵在釋放之前,需要向神甫高舉的《圣經》宣誓:在未來的12個月內,所有人都不得與法軍及其盟友作戰。
如今,隨著法軍最高統帥的北上,3個方面軍的數十萬軍隊,目前已全部集結到位,這導致全部的戰爭壓力,已經放在了柯尼斯堡與涅曼河方向的俄國-軍隊。
依照圣彼得堡軍事樞密院提交給保羅一世的軍事行動計劃,俄國元帥卡緬斯基及麾下2萬俄國陸軍,在普魯士親王路德維希及部分普軍的配合下,接管了柯尼斯堡的整體防務,并堅守到圣彼得堡的援軍。
于此同時,烏沙科夫海軍上將指揮的俄國艦隊(如今已是謝尼亞文將軍指揮)將負責封鎖但澤灣到柯尼斯堡一帶的海域,在為俄國遠征軍提供軍需補給的同時,提供強大的海上火力支援。
與此同時,俄國的常勝將軍蘇沃洛夫元帥,將會從圍剿芬蘭叢林游擊戰中脫身,率領修整過的6萬俄國遠征軍,取道圣彼得堡,在迎駕沙皇保羅一世后,立刻向立陶宛首府維爾紐斯進軍。
估計會在9月中下旬,與聚集在涅曼河東岸的8萬多俄國-軍隊匯合,組成一個規模空前的,擁有15萬兵力的龐大集團軍群,隨時準備向西面的法軍及波蘭等仆從國-軍隊開戰。
現如今,15萬俄國大軍還沒集結完畢,但“歐洲征服者”麾下的30萬多國聯軍,此刻距離涅曼河不過3百公里。
只要安德魯一聲令下,數天之內,這些已經武裝到牙齒的,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就可以越過俄國的邊境線。
與此同時,聚集于普魯士的柯尼斯堡,到立陶宛首府維爾紐斯一帶,所有的俄國-軍隊外加普魯士的殘兵,其兵力總數還不足6萬,自然是無法抵御,數倍于己的強大歐洲聯軍。
對此,俄國樞密院的軍事顧問們督促沙皇保羅一世,要求責罰辦事磨磨蹭蹭的蘇沃洛夫元帥。后者從芬蘭回到圣彼得堡,已經修整近兩個月,卻遲遲沒有提兵南下,增援維爾紐斯的俄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