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在普法戰爭之后的一百多年內,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在各種重大戰爭中經常吃敗仗。以至于有人嘲諷,“法國只有在矮子、女人、外國人的領導下才能打勝仗”;
另外一方面,共和派內部也遠非鐵板一塊,那些金融資本家、大小布爾喬亞,還有世界革-命老區的無產者們,更是從議會大廳打到了巴黎街巷,從耍嘴皮子的文斗,發展到了大規模的武攻。
很快的,法蘭西有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與第五共和國,以后也許還會有第六、第七……
也是基于上述考慮,安德魯希望穩定法國政壇,由他本人來指定未來的執政官,從而保證國家政策的延續性。
只是,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安德魯僅僅想到了凱撒和屋大維,卻忘記了前世克倫威爾過世的英國,以及后世鐵托之后的南斯拉夫……
視野回到當下,在之前五百人院的兩次動議案表決中,卡爾諾一如既往的都投下了反對票。
對此,心懷仁慈的第一執政也不打算清算自己曾經的“義父”,就讓他待在議會下院,充當共和派中的“帶頭老大哥”。
安德魯原本想借助這個機會,清洗掉五百人院的刺頭呂西安,也是拿破侖的大弟弟,但誰料,這個立場絕不妥協的共和派份子在兩次投票中,連續棄權。
同樣選擇了棄權的議員,還有去年回國,就借助10月的補充選舉,成功進入了議會下院的拉法耶特。
作為已過氣的君主立憲派領袖,拉法耶特公開聲明,除非是安德魯保障法國的政治生活中的絕對自由,否則,他不能投票贊成終身制的元首任期。
可惜,絕大部分議員并不在乎這個,一手制造過“馬爾斯校場慘案”罪魁禍首,還丟棄了軍隊,私下逃亡的“大元帥”的發言。
從表面上,獲得了自己第二個任期的安德魯執政官,并沒有取得什么額外權利或是其他榮耀,只是獲得了帝王們行使的那種特權,即無限制的赦免權。
但事實上,兩院議會賦予或是默許第一執政的特殊權力。這其中一條,就是第二執政和第三執政,必須交由第一執政的提名,由元老院任命,而不是立法議會(五百人院)來任命。
毫無疑問,原本屬于養老院性質的元老院的權力顯著增加了。從那時起,它不僅有權維護共和國的憲法,而且擁有解釋憲法中引起爭論之點,以及發現有所欠缺時加以補充的權力。
基于掌握了元老院的安德魯而言,這屬于實干對空談的勝利,行政對立法的勝利,一個能力超群的人對那些互不協調、無能為力的大眾的勝利,這些都徹底完成了。
安德魯的無上的權威,與羅伯斯庇爾時代不同,它是不可爭議的。因為這位歐洲征服者不僅保衛了法國大革-命所賜與的物質利益,同時又調和、限定了議會內部的紛爭與矛盾。
歐洲大陸戰爭的勝利,以及安德魯統治的進一步鞏固,大部分流亡貴族根據近兩年的大赦令的規定,而主動選擇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