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大膽的試想一下,那種無人駕駛,且攜帶者有炸彈或是縱火彈的小氫氣球群,將是共和國在天空中的無敵艦隊!”
當時的安德魯上校對氣球炸彈的這一番激-情描述,令身邊的部下們,個個聽得熱血沸騰。
等到氣球炸彈搞出來后,身為工程師的洛芒隨即又清醒過來,那是他認為使用這類武器,沒有考慮到北海與英吉利海峽上空復雜多變的氣流。
倘若一個不小心,風向發生了改變,遭受損失可不是海峽對岸的英國人,而是法國人自己,還有荷蘭和西班牙等盟友。
經過嚴謹的評判,專家們同樣認定,“氣球炸彈”這種技術含量不大的破壞性武器,對法國及盟友傷害程度遠大于英國人。
那是據“魔術師小組”分析,將氣球炸彈從歐洲大陸投放到英國本土,基本上只有十分之一的成功率,而從英國放飛到歐洲大陸,其成功率高達50%,甚至更多。
顯然這種以本傷人的打法才過于吃虧,所以,氣球炸彈不要也罷。
在軍情局長布魯斯的匯報中,他還專門提及了一個安德魯之前高度關注過的法籍瑞士裔軍官,安托萬·亨利·約米尼上尉。
這位一度曾經是法軍“希望之星”的瑞士人,最終卻淪為了法軍中的著名小刺頭。不滿21歲的約米尼居然能在兩、三年內,與意大利軍團總指揮拿破侖,總參謀部的總長貝爾蒂埃鬧翻,幾乎沒人愿意收留他。
最后,還是同為瑞士老鄉的霍斯將軍接納了約米尼,但在半年之后,年輕人又不得不主動離開山地師。原因也簡單,性格乖張的約米尼遭遇到大部分軍官的排斥。
在“魔術師小組”成立之初,實際負責人埃爾維上校希望總參謀部那邊,能安排一些才華橫溢,不拘常理,擁有創造性思維的參謀軍官來協助。
然而,貝爾蒂埃參謀長很是隨意的,派來了幾位年輕參謀,卻讓埃爾維感覺不怎么滿意。
此刻,身為絕對心腹的霍斯,也從第一執政那里聽到有關“魔術師小組”成立的消息。在得到了安德魯的默許后,霍斯就將已被掃地出門的瑞士小老鄉約米尼,推薦給了埃爾維上校。
布魯斯最后說道:“先使用平底船亮相,繼而引發英國官方與民眾的注意力,然后再借助龜船來攻擊敵方城堡,導致海峽對岸一片恐慌。這一切就是約米尼上尉負責策劃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