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這種士兵推薦晉升的比例已變得越來越低,從1793到1794年的這兩年不低于晉升數量的40%,減少到現如今的10%還不到,基本上集中于士官,以及少數下級軍官。
一些從大革-命時期走出來的高級將領也曾向安德魯統帥表示過,希望能大幅度恢復士兵推薦軍官的傳統,但被最高統帥否決。
在全軍高級將領的座談會上,安德魯不止一次的強調說,隨著軍事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戰爭形態的變化,法軍對職業軍官的學歷水平、專業素養、領導能力、戰略思維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
因此,軍官的選拔必須更加注重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考察,而不僅僅是基于士兵的推選。
所以,身為最高軍事統帥的安德魯,要求軍官不僅能獨立看懂軍事地圖,還要會說兩、三國外國語言,閑暇之余隨意跳出一曲優雅的華爾茲,當眾吹上長笛或是拉小提琴,甚至是要博覽全書,了解歐洲各國的政治、經濟、歷史與文化等等。
基于此,在安德魯建軍思想中,軍官的選拔標準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軍官的選拔更加注重學歷背景、專業技能、軍事素養、領導能力等多方面的考察。
在安德魯在1799年初,簽署的一道軍中法令中就規定:五年之后,也就是1804年開始,全部的尉級軍官都必須具備五年制中學的畢業學歷,并且需要經過專業軍校的兩年培養,或是至少半年的集中訓練,以確保其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領導能力。
在大革-命時期,士兵推選軍官的方式,的確是提升了戰斗力,讓官兵生活得到了切實的改善,同樣以保衛祖國、傳播革命和獲得榮譽為追求的士兵,也帶著明顯的時代和革命的烙印。
全新的精神面貌,構成了法國革-命軍隊與各國封建軍隊相比迥異的內在特征,以它為內核的一支新型軍隊就此建立。
等到戰爭從法國擴展到歐洲大陸之后,法軍的性質就從保家衛國,重新回到歐陸爭霸的老路上。
以此同時,這種軍官晉升制的弊病就充分暴露出來,那是存在主觀性和不確定性,難以確保選拔過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大部分軍官的專業素質的短板,在被占領地區體現出來。
安德魯從來不是白蓮花,也不可能去做圣人,為了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他會對被占地區進行經濟掠奪,為自己,為軍隊,也為法蘭西。
當然,掠奪絕不等同于肆意的燒殺劫掠,而是有詳細計劃,有明確目的的組織行為,需要打著“自由、民主、博愛”的旗號作偽善包裝。
顯然,那些讀過書的軍官,諸如絮歇、圣西爾、霍斯與蘇爾特等人都能領會統帥的意志。善于發現對立階層搞文爭武斗,自己充當和事老,一邊拿錢收好處,一邊擴充兵源贏口碑,兩頭獲利。
至于第九軍軍長旺達姆,屬于一個例外,如果不是他與安德魯相識的早,加之他又對最高統帥忠心耿耿,以及后續軍參謀長拉馬克的積極規勸,單單第九軍官兵之前的軍紀渙散,縱兵掠奪的種種惡習,這位第九軍軍長早就被安德魯趕出軍營,繼而強制退役了。
在結束與軍情局長布魯斯的會晤后,這位第一執政開始享受無人打擾的下午茶時光。然而此時此刻的安德魯,其腦海里正在籌劃一次,配合“魔術師小組”的一項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