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在巴黎上流社會被視為“野蠻斯巴達式”的早餐方式,并不能被其他人接受,哪怕是安德魯身邊的“大秘”貢斯當。
在巴黎的社交圈里,早餐通常是一場奢華的盛宴,充滿了精致的糕點、香醇的咖啡和各種美味的肉類。
然而,安德魯的早餐卻截然不同,他選擇的是一杯純牛奶、一盤清新的蔬菜、適量的海鮮和牛肉,以及煮熟的雞蛋及全麥面包,這種簡單而健康的飲食方式,在如今的上流社會中顯得格格不入。
所以在回到巴黎之后,貢斯當向第一執政遞交當天新聞簡報的時間,逐漸的推遲到等待執政官吃完早餐之后。
貢斯當深知安德魯對所謂健康飲食的執著,也明白自己無法適應那種“斯巴達式”的早餐。
所以,他總是小心翼翼地避開第一執政的早餐時間,以免被安德魯強行留下,以所謂健康的名義,一起吃著難以下咽的黑面包。
毫無疑問,貢斯當更喜歡傳統的法式早餐,那種充滿奶油和糖分的美味,是他一天開始的最好方式。
因此,貢斯當總是巧妙地安排自己的時間,確保在執政官吃完早餐后,再將當天的新聞簡報遞上,這樣既能完成自己的職責,又不會被迫接受那些“健康”但并不合他口味的食物。
……
古羅馬帝國時期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神學家和哲學家,圣奧古斯丁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戰爭,只不過是和平從較低狀態到較高狀態的過渡。就捍衛某一偉大原則,或正義事業的戰爭而言。”
這種說法在某種程度上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能完全適用于所有歷史事件。以法國大革-命時期為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戰爭的性質和影響,遠比圣奧古斯丁的論斷更為復雜。
在法國大革-命的早期階段,法國人民為了保衛新生的民主制政-府,抵御君主制國家的干涉和威脅,奮起抗爭。
上述這場反侵略革-命斗爭在1795年,被法蘭西第一執政安德魯定義為“偉大的衛國戰爭”,其目的是為了維護法國人民通過革-命所獲得的自由與權利。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符合圣奧古斯丁所說的“捍衛正義事業”的戰爭,但隨著戰爭的推進,其本質逐漸發生了變化。
那個動蕩的時代,戰爭的火焰在法國大地上熊熊燃燒。雖然法國人民在戰爭初期表現出了巨大的勇氣和決心,但戰爭的持續卻帶來了諸多危險。
當民主制在歐洲體系中逐漸站穩腳跟之后,獲勝的共和派并沒有停止戰爭的步伐,反而繼續擴張,對鄰邦進行蹂躪。這種行為不僅違背了戰爭最初的正義目標,也引發了歐洲各國對法國的恐懼和反感。
事實上,在安德魯-弗蘭克成為法國獨-裁者之前,法國的共和政體就已經受到了軍事統治方式的深刻影響。
軍事的勝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革-命的成果,但也使得共和制逐漸偏離了其應有的軌道。
以安德魯、奧什、拿破侖為代表的一批年輕將領們,憑借著一系列輝煌的軍事勝利,贏得了人民的贊譽,但這些勝利卻很快成為對共和制法國的最大威脅。軍事力量的過度膨脹,使得政治權力逐漸向軍隊傾斜,共和制的原則和理念被逐漸邊緣化。
在大革-命的頭幾年,法國人民展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團結與勇氣。他們奮勇作戰,將那些軟弱的鄰邦打得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