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法國的軍情局、警務部與憲兵部,這些情報與反間諜機構特別厲害,做事也更專業,在情報戰里老是占上風,處于業余水平的英國情報部門根本招架不住。
另一方面,英國情報部門內部也是問題一大堆。英國人收集的情報常常不全面,還不準確,很容易被黨派政治觀念影響。更關鍵的,還有不同黨派的情報人員,帶著自己的立場和偏見去收集情報,導致情報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就大打折扣。
在駐外使領館里,除了少數幾個真正認真負責的駐外大使和情報武官,大部分負責人都有嚴重的官僚作風。他們就愛坐在舒服的辦公室里,聽些小道消息,看些表面現象就判斷局勢,也不實實在在地到當地去,和各方勢力打交道,收集可靠的情報,好好分析、客觀判斷。就因為這種不踏實的工作方式,好多重要情報都被忽略了,好多潛在的危機也沒被及時發現。
格倫維爾勛爵管的帝國外交部,在這場情報危機里,表現得最差勁。工作作風懶散,辦事效率低得讓人受不了。駐外使領館送來的情報,居然能在倉庫里堆三到五年都沒人去拆開看看、傳閱一下。
那些重要的情報,就被扔在黑漆漆的角落里,一點用都發揮不了。前年的時候,小皮特實在忍不了了,派人對外交部來了個全面檢查。這一查,讓人驚掉了下巴。檢查人員居然發現有好幾份情報被壓了20年都沒打開過,就那么安安靜靜地躺在倉庫里,見證著外交部的不負責和沒能力。
這個發現就像一根導火索,一下子把小皮特的怒火全點著了。他馬上把自己表弟,也就是外交大臣格倫維爾叫到首相官邸的書房,狠狠訓了兩個小時。
在這兩個小時里,小皮特一點沒客氣,把外交部的各種問題都指了出來,從情報收集不專業,到情報處理拖拖拉拉,再到內部管理亂糟糟。
他說話特別激動,聲音也大,每個字都透著憤怒和失望。他反復強調情報工作對英國有多重要、多緊迫,在現在這亂糟糟、天天變的國際形勢下,情報就是國家的眼睛和耳朵,是做決策的重要依據,要是情報工作出了問題,整個國家都得陷入危險。
不過,發完火之后,小皮特冷靜下來,明白光靠訓人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他清楚的知道了,要想改變英國情報部門的現狀,必須得采取更有力的辦法,也就是需要“另起爐灶”。
于是,在得到國王喬治三世同意后,他就秘密的開始策劃一場情報部門的改革。他悄悄下令讓雷克斯組建一個全新的情報部門——“金融調查部”。
這個部門不通過原來的外交渠道,直接由首相和國王一起監督。小皮特希望這樣能打破原來的官僚體系和利益關系,提高情報收集和分析的效率,保證情報能及時、準確地送到決策者手里,別再出現情報堆著沒人管、白白浪費的情況。
在過去的兩年里,英國情報部門在政治高層的關注與大量資金的注入下,確實做出了不少改進。無數個日夜,情報人員們挑燈夜戰,嘗試新的情報收集手段,優化內部的信息傳遞流程,還加強了對情報分析人員的培訓。
然而,即便如此,當與安德魯法國那幾個聲名赫赫的間諜機構相比時,英國情報部門仍顯得相形見絀。
布魯斯負責的軍情局,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以及高效的行動能力,在歐洲大陸的情報戰場上屢立奇功;德馬雷及后續富歇主導的警務部,以其無孔不入的滲透能力和強大的威懾力,抓捕了數以干計的外國間諜,令各國情報人員心驚膽戰。
英國情報人員在執行任務時,明顯缺乏那種久經沙場的老練。很多行動毫無計劃,往往是一拍腦袋就決定行事,沒有經過周全的考量。他們過于依賴以往的經驗,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情報環境時,無法靈活應變。
白廳街上,各個政-府的情報部門猶如一盤散沙,分工混亂不堪,職責時常重疊在一起。今天這個部門去調查這件事,明天另一個部門又重復同樣的工作,資源浪費嚴重。
而且,各部門主管熱衷于辦公室政治,每天想的不是如何提升情報工作的質量,而是如何在權力的博弈中占據上風,互相推諉責任,拉幫結派,這使得整個情報部門的效率極其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