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叔孫通看向了身后一個新收的弟子,官員品級不高,可卻被他硬生生的提到了博士的層次。
為的就是這個時候讓其還人情。
這個弟子似乎也明白該他出力的時候到了。
于是,他站了出來,不卑不亢的道:“陛下,既然找不到扶蘇殿下收攏的金銀!”
“那么說明扶蘇殿下真的是沒有私心,全部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我大秦!”
“此乃我大秦之福啊!”
此話一出。
秦始皇腳步一頓,看向了這個新晉升的博士甄愛國,聽說此人以果敢進諫,不畏強權而聞名。
于是。
秦始皇耐著性子道:“這逆子沒有你說的這么好,只是朕還沒抓住他的小辮子而已。”
甄愛國沒有接話,而是皺眉道:“陛下,扶蘇殿下有多少金銀,這都是扶蘇殿下靠著自己的本事掙來的。”
“扶蘇殿下能夠捐出去大半,那已經是慷慨解囊,仁義之至了。”
“陛下,若是老是盯著扶蘇殿下的這點銀子,那以后誰還敢為我大秦的商業繁榮做出貢獻,誰還敢發明專利獲取錢財,誰還敢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堂堂正正的掙錢呢?”
“微臣覺得,不應該再找扶蘇殿下的金銀去哪了,應該放下此事,大大的犒賞扶蘇殿下!”
“這是扶蘇殿下治商有成的體現啊!”
甄愛國說出這么一番話,讓趙德眉頭一皺。
什么玩意?
這是站出來夸扶蘇的?
叔孫通也是看不明白了,這個新人怎么回事?
上來就漲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
公子高和公子胡亥相視一眼,紛紛露出迷茫之色。
這是扶蘇安插過來的奸細吧!
正在眾人心思各異的時候,秦始皇點了點頭道:“甄愛卿所言極是,是朕有些不妥了。”
甄愛國立馬行了君臣大禮道:“陛下,您也沒有任何不妥,畢竟扶蘇殿下是皇子,您對他嚴厲一些是無可厚非的!”
“只是……”
“只是微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秦始皇見這甄愛國進退有度,既懂得點出要害,又知道給他臺階下。
這是個大才啊!
于是,秦始皇點頭道:“你說!”
甄愛國看了一眼扶蘇,咬牙之下,露出為難之色道:“扶蘇殿下大才,不僅造出了紙張,更是改善了我大秦的商業!”
“微臣本來不想說的。”
“可此事關乎我大秦國本,微臣不得不趁此機會進諫!”
“陛下,嶺南初定,卻是派遣隴西侯李信為主將去主持大局,實乃是兒戲之舉啊!”
“微臣聽說,李信將軍是扶蘇殿下推薦的,微臣斗膽說一句,為何要派此人前去???”
秦始皇眉頭一皺,沒有說話。
甄愛國一臉悲憤的繼續道:“微臣曾經研究過咱們大秦統一六國的征程!”
“微臣發現,李信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他大大小小戰役打了無數次,一般都是附屬別人的戰爭策略,本身易怒好戰,貪圖冒進不說,還多次給我大秦帶來戰略上的危機。”
“比如,滅楚之戰!”
“這是李信第一次擔任主將,此人不思進取,沒有謀略也就罷了,關鍵是一路高歌猛進,不懂得步步為營的道理!”
“導致我大秦二十萬精兵強將一敗涂地,甚至差點一蹶不振,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時機。”
“微臣斗膽參李信一本,也要參扶蘇殿下一本,扶蘇殿下識人不明,李信有勇無謀!!!”
"懇請陛下速速召回李信將軍,另擇賢能之士,以鎮嶺南之地!”
甄愛國說完,抱拳深深的一拜。
其他博士見狀,紛紛雙眼一亮,重點來了。
他們紛紛出列道:“"懇請陛下速速召回李信將軍,另擇賢能之士,以鎮嶺南之地!”
叔孫通和趙德相視一眼,穩了!
這甄愛國是一個人才啊!
竟然拋磚引玉,先抑后揚!
這下子氣氛烘托到了極點,甚至都不用他們出手,就達到了這種效果。
公子高和公子胡亥也是微微點頭,對于這個剛剛提拔上來的炮灰,有了新的認知,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公子將閭見狀,知道這是有人故意做局了。
這是非要在扶蘇的定親儀式上,狠狠地惡心一把扶蘇。
而且他們找的這個理由也是無懈可擊。
成王敗寇,敗軍之將!
這是公子扶蘇識人不明!
一旦這個帽子扣實了,可謂是扶蘇的一大污點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