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小友,這次能夠替我們少林寺年輕一輩的弟子們,擋住那密宗弟子,老衲還要多謝你啊。”
便在這時,空明老和尚緩緩轉過身,雙眸之中閃過一道神光。
他對于顧長歌自然有其他的心思。
眼前的人頗具佛緣,雖然不愿意入少林寺,但也是可以好好結交一番的。
“空明大師您客氣了,晚輩只是運氣好勝了那密宗弟子半招而已,而且就算我不出手,少林寺定然也有弟子能夠擋住那密宗弟子。”
顧長歌咳嗽一聲。
“這可不算是運氣,小友既然幫了我少林寺,那我也得回禮啊,小友,你隨我來!”
空明笑道。
“誒!?”
聽聞此話,顧長歌有些驚訝。
“師傅,空明大師叫長歌老大過去嗎?”
一旁的豐平疑惑地撓了撓頭。
“小畜生,別問那么多,跟我回去,我今天必須得好好教訓你一頓!”
儲宗主怒喝一聲,撩起了自己的袖子。
豐平這個小子最近是皮癢了,到處給他惹事。
“師傅,伱別啊。”
豐平頓時嚇了一跳。
“師傅,叫長歌兄過去干嘛?”
解空心中也略微有些疑惑,
難道說想讓顧長歌加入少林寺嗎?
但顧長歌肯定不會答應啊。
很快,顧長歌就跟著空明大師來到了少林寺的一座禪房內,這里面也掛著之前在濟世堂見過的禪宗十牛圖。
禪宗《十牛圖》,宋代廓庵思遠禪師繪制,并以詩偈和散文加以評唱,形象地展現了由修行以致頓悟的體悟過程。
《十牛圖》以牧童喻修行者,以牛喻心,凡夫的念心,猶如一頭牛,有牛脾氣,很難調伏。若想調伏心中這頭牛,必須要有相當的耐力及智慧。
“小友,你可知道何為外道?”
空明老和尚微笑道。
“這‘外道’本是佛教用語,但我們全真教主張三教合一,所以也吸收了佛門這外道的說法。這所謂‘外道’是說主張將偏離自身心性,而心外求法的法門稱之為‘外道’。”
顧長歌侃侃而談。
他在白云觀讀的道藏可不是白讀的。
“不錯,外道沒有真法,有欲有求,所以求的都是有為法,賣弄神通,炫耀法寶,只是搬運后天之炁。
《金剛經》云:凡有所相,皆為虛妄。凡是有形有相的終將腐朽,有所追求,有所欲望,不能忘我,注定沉淪苦海。”
空明大師笑瞇瞇地說道。
眼前的小子確實極為聰慧,看來是學了真法門。
而且全真三教合一,所以佛門的一些道理,他和顧長歌說,這個小子也是能夠聽明白的。
“大師說的是。”
顧長歌聽著空明的話,露出一絲笑容。
這老和尚確實厲害啊。
他也是最近才領悟,這無為法和有為法的真諦。
不愧是老一輩的宗師級別高手。
只是,不知道自己那個玩世不恭的全真師傅到底跑哪里去了?
“阿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