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道士看來知道一些什么。
“嘿嘿,你小子應該知道吧,西游記里有一個寇員外,為人樂善好施,散凈家財。然后,死了。
伱如果用做人理道德看他,他的確是好人沒好報。但你要是從修煉的角度看他,他是死有余辜,因為人的先天一氣就那么點,你這里散一點那里散一點就沒了。
所以怎么才能救寇員外呢?要師徒四人做賊!倒行逆施,賊的是自身的先天之氣。
盜的是自然的生靈之氣。把那陰神,也就是從閻王那里拿走的,討要回來,再也不開齋布施。做一個真正的‘寇’員外。這便是盜天機。
如果我沒有猜錯,這所謂的六庫仙賊就是這么個原理。”
道遠緩緩說道。
“師傅,我懂了!”
顧長歌眼睛一亮。
圣人盜的原理倒是和道遠說的差不多,只不過,阮豐的六庫仙賊副作用太大了。
雖然和他們道門之中長生久視的法門相似,但更像是邪魔外道。
這八奇技看來問題很可能在這里。
盜,在道門教義中指天地萬物的相互聯系、相互竊取精氣。
學道者只要自覺運用“盜”之道,不斷汲取天地萬物之精華就能長生。
明確提出“盜天地”的是《沖虛真經·天瑞》書中稱“若一身庸非盜乎?盜陰陽之和,以成若,生載若,形沉外物,而非盜哉!”
盜的思想在道門內丹修煉時極為重要,顧長歌翻閱道藏的時候自然也明白了這個道理。
《黃帝陰符經講義》中,注釋“盜機”時稱“盜機之喻,妙矣哉!盜者何?不可測知也。機者何?不可御遏也。”
闡述內丹理論與功法的《入藥鏡》,稱內修方法就是“盜天地,奪造化,攢五行,會八卦。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
所謂修煉莫不盜天地之機,奪造化之妙。運用則符乾坤否泰,抽添則像日月虧盈。
紫陽山人也在《悟真篇》有詩寫道:“三才相盜食其時,此是神仙道德機。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為。”
意思是修道之人掌握“三盜”的時機,是長生成仙的關鍵。天地萬物的各種變化都能按規律運行,人的各種世俗之慮都得到平息,百骸都能得到調暢,那就證明了無為自然之道。
“這所謂的圣人盜看著確實存在一般。”
道遠再次看向顧長歌。
這手段如果真得了,或許能夠活上幾百年。
可以說是一門奇技了。
只不過,若是心性不夠,這手段的副作用估計也極為明顯。
作為道門宗師,道遠自然是懂得。
“我也只是聽一個老乞丐說起過這事,是我出游的時候無意碰到的。”
顧長歌信口胡謅起來。
畢竟,八奇技的事情還是不好和道遠說,里面牽扯的因果有些太大了。
但聽完道遠的話,他覺得這六庫仙賊確實和他們道門丹法的修煉有相似之處。
六庫仙賊分為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奪取天地生機,也就是用炁來分解轉化,第二個步驟就是吸收為己用。
這種分解之后的生機所有人都可以吸收,但是“六庫仙賊”更為霸道,吸收的效果遠超一般人。
“六庫仙賊”的巨大缺陷主要是在一個方面,那就是心理的變化。
在學會了“六庫仙賊”之后也發生了變化,內心變得空洞無比,而且自己的狀態越來越不受自己控制。
在漫長的時間里,心理的變化成為了“六庫仙賊”的巨大缺陷,無論是阮豐還是巴倫逐漸忘記了情感,甚至阮豐已經跨過了做人的基本,當一個人不在遵守做人的基本時,那么他還是人嗎?
估計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和道德,成為一個怪物了。
顧長歌可不想變成一個吃人的怪物。
“但這八奇技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
顧長歌心中很好奇。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