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武當三老與碧游村程序猿趙念雖然陷入內景,但僅靠他人照顧喂食仍然能夠長期存活。
顧長歌進入內景世界之后,也發現自己肉身似乎有種陷入某種類似“冬眠”的狀態,從某種程度上,他的壽命算是被動增加了。
同理,通過外界的作用可以使內景中人得到強化。人在內景中受傷也會在外部肉體中顯現,但相對影響較小。
內景世界似乎比顧長歌想象中還要神秘和有趣。
掌握大羅洞觀的谷畸亭如何能夠存活到在70多年后,成為目前唯二幸存的八奇技領悟者,或許也和這個有關。
“谷畸亭可沒有掌握六庫仙賊啊,但能夠通過大羅洞觀存活下來,或許大羅洞觀和風后奇門一樣,都可以讓人輕松進入內景世界。”
顧長歌摸著下巴。
內景世界從理論上上來說,應該是精神世界,接近虛幻,又接近真實。
因此只要和其他格局發生交集,就會大量損失其中炁,所以其始終是一擊即退,出現時間也都極短暫。
而大羅洞觀如果能夠將谷畸亭和周圍環境完全割裂開,那么王也的亂金拓對他無效也就說的通了。
但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脫離過去的人沒有現在和未來,沒有半點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只能被動接受之后造化的安排,而陷入這種狀態的他自能通過尋找風后奇門傳人,利用他的時空能力,重新尋找回到正常時空間這唯一的一種方法。
顧長歌在內景世界進行修煉的時候,吉星和劉洞陽兩人正在討論這次羅天大醮的事情。
“聽聞這次來的人可是很多啊,師弟,你說說,咱們可以和幾個人交手?”
劉洞陽頗為期待起來。
“洞陽師兄,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不過,許多門派的手段都很厲害,切莫大意啊。而且沒必要和人爭斗。”
吉星說道
他的丹法修煉雖然不及顧長歌,但比起劉洞陽還是要厲害的。
但他可沒有劉洞陽的驕縱。
道門講究不爭。
為天地萬物以及人的處世都要按道行事,無論是天道和人道都是柔弱謙下,彼此相容而不害的,因此,學道者應該返本還元,避而不爭。
“吉星說的不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道是柔弱的,因而道也是謙虛而不爭的。當然,道的不爭,并非是一種消極逃避,百事退讓。”
通云子也緩緩說道。
“通云道長說的好啊,這人不能太過有鋒芒!”
方不白點著頭,隨即看向閉目養神的顧長歌。
這小子之前鋒芒畢露,正好這次去羅天大醮吃點苦頭。
“嘿嘿,老方,你這話我可不同意,年輕人就該有點鋒芒!”
金獅吼在一旁說道。
他當初年輕的時候可是驕狂無比,只不過吃了苦頭之后,也算是漲了記性。
但人的本性如果太過抑制就沒意思了,順其自然,遇到挫折,也能自行領悟。
“前輩,《道德經》云,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正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爭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隨方就方,隨圓就圓,無私地澆灌萬物,供人們利用,福育人和萬物生長。
從無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為。可稱至善完美。為此,祖天師張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別倡導太上不爭的教義,把不爭作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準則。”
吉星開始掉起書袋。
當然他自己有時候也是爭的,嘴上是這么說,但能做到知行合一就難了。
“你個小道士倒是能說會道啊。可惜,這東西做起來可沒有那么簡單。”
金獅吼笑道。
“是啊,小道長,不爭這個詞,我覺得沒意思,就該爭鋒!”
金鵬也摸著下巴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火車再次停站,陸陸續續有人從車廂內下去,又有人上來了。
不過,這次上來的人之中,竟然有幾個奇怪的人。
一個是光頭青年,眼睛是瞇瞇眼,身著破爛衣衫,他的身旁則是站著一個奇怪的小道士,看起來面容和煦。
“武當弟子?”
通云子看向那小道士。
“拜見通云道長,弟子武當宋勉!”
宋勉急忙拱手行禮。
“武當弟子?”
金鵬聽到宋勉的名字,頓時眼睛一亮。
武當的太極拳可是極為出名啊。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