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平也傻眼了。
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手段。
“不清楚啊。“
儲萬雄也是面色嚴肅。
這肯定不是全真的法門。
全真要是有這種法門,或許已經超越龍虎山了。
“師叔是妖怪吧。”
劉洞陽也是一臉吃驚。
“難說……”
吉星也是咽下一口唾沫。
他也被顧長歌這神乎其技的手段驚到了。
“不愧是長歌道兄!”
劉天陽眼中也是露出興奮之色。
這能力近乎可以做到長生久視的效果了,直接盜取天地間的生機,而且如此霸道。
這應該是“圣人盜”的一種,像是遼東門的踏罡步斗,但比起踏罡步斗更加霸道。
踏罡步斗雖然也能吸收天地間的生機補充體力,但遠遠沒有顧長歌現在使用的手段厲害。
按照他師傅告訴他的。
盜,在道門教義中指天地萬物的相互聯系、相互竊取精氣。學道者只要自覺運用“盜”之道,不斷汲取天地萬物之精華就能長生。
明確提出“盜天地”的是《沖虛真經·天瑞》書中稱“若一身庸非盜乎?盜陰陽之和,以成若,生載若,形沉外物,而非盜哉!”
唐代以后,盜的思想一直是道教內丹修煉時的重要理論依據。宋夏元鼎在《黃帝陰符經講義》中,注釋“盜機”時稱“盜機之喻,妙矣哉!盜者何?不可測知也。機者何?不可御遏也。”
闡述內丹理論與功法的《入藥鏡》,稱內修方法就是“盜天地,奪造化,攢五行,會八卦。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
蕭廷芝注稱:“修煉莫不盜天地之機,奪造化之妙。運用則符乾坤否泰,抽添則像日月虧盈。”
紫陽山人也在《悟真篇》有詩寫道:“三才相盜食其時,此是神仙道德機。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為。”意思是修道之人掌握“三盜”的時機,是長生成仙的關鍵。
“圣人盜?”
左若童眼中閃過一絲驚異之色。
他感覺到那龐大的生機正在治愈他身上的“暗疾”,甚至在補充他體內原本干枯的先天一炁!
他自然也知道遼東門的踏罡步斗,也是“圣人盜”的一種。
但和顧長歌施展的這個“圣人盜”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直接掠奪天地的生機,太霸道了。
四周干枯的那些花草就是證明啊。
他的腦海之中隱隱浮現出莊子《胠篋》中所描述的最高境界——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雖重圣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并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以信之,則并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圣知邪?故逐于大盜,揭諸侯,竊仁義并斗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莊子·外篇·胠篋》
“長歌兄……”
周圣也是一臉吃驚。
原來阮豐這小子悟出來的六庫仙賊這么厲害?
難道真的可以做到長生久視?
“這六庫仙賊果然霸道,直接掠奪天地生機,不過,我這是為左門長治療,沒有吸收到我的身體之中,倒是沒有那種吞噬一切的感覺!
圣人盜,圣人道!何為圣人,那就是見天地,救眾生!就像是風后奇門,不是成為天地間的王者,而是成為自己身心的王一般!
難道說六庫仙賊的奧秘在這里?”
顧長歌瞇起眼睛。
風后奇門是定在身心之內,配合變化的設定,最為合適的,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且產生節律的地方,也就是體內的心臟。
心臟跳動的一瞬,是最為穩妥,以心為中宮,也對應了風后奇門的真正要義,古人立桿測影,以此定陰陽四方八卦二十四節,終分72候,七十二是周天變化之數,也為七十二“候”,以自身之炁,掌握天地變化,化吾為猴王,在西游記的設定中,心猿為悟空,掌握七十二變化,可化為天地萬物,且通天徹地無所不能。
王也后續應該是掌握了真正用法,能夠化身天地萬物,無怪諸葛青的奇門,找不到王也。同樣是八奇技領悟者,未來的阮豐最終沒能突破心魔,沉淪其中就此不前。
而周圣則是掌握真義,雖然是隱遁,但也算逍遙世間,不受拘束,八奇技如果不能掌握要義,終究是會被反噬的。
六庫仙賊的要義他暫時也沒有搞清楚,但應該或許也需要明悟真正的道理才行。
“誒?長歌老大明明剛剛才聽我說完口訣,竟然可以如此輕松地使出六庫仙賊!“
阮豐也傻眼了。
顧長歌果然是妖孽啊。
而且,他總感覺顧長歌的六庫仙賊和自己使用的不一樣,他身上那種饑餓感可是一直存在的。
但顧長歌似乎沒什么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