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洎低下頭,目光盯著地面光可鑒人的金磚,心中愈發篤定這件事就是陛下授意,目的也很簡單,狠狠打擊房俊的威望,即便不會當真將其罷黜、下野,也要將其歸類于“佞臣”之列。
陛下需要一個忠誠無比、統帥三軍的房俊,卻不需要一個威壓朝野、影響政務的房俊。
劉洎不想說話,但李承乾卻沒打算放過他:“中書令認為此事當如何處置?”
劉洎無奈,只得說道:“雖然越國公不能因學子彈劾而下野,但畢竟此時風潮已起,輿論紛紜、群情激憤,若不能妥善安撫恐釀成大禍,這些學子可都是帝國之棟梁,豈能因為此事誤入歧途?微臣之見,當責令御史臺對此予以調查、審核,看看張子胄之所以被工部征調是否越國公所為,只要動用了威嚇、逼迫、收買等手段,便從嚴懲處。”
話是說了,但等于沒說。
先說房俊不能因學子彈劾而下野,又說從嚴懲處,其意自明:該如何處置,陛下您看著辦,我沒意見。
李承乾顯然很是不滿,瞥了劉洎一眼,哼了一聲。
“審查房俊”這句話怎能出自他口呢?必須有人提出他才好順水推舟,可劉洎油滑,不愿憑白得罪房俊,意見模棱兩可。
遂看向李君羨問道:“御史大夫何在?”
“末將回來稟報之時,有消息說御史臺已經傾巢而來,想來馬上就能平穩局勢。”
“嗯,劉祥道還是很能干的。”
李承乾點點頭。
御史大夫這個官職很是清貴,素來被視為“正義”之化身,劉祥道為人古板、嚴謹,很是受到士林之歡迎,只要他親自出面,那些鬧事的學子必然受其安撫、平息事態。
鬧一鬧就行了,有個由頭讓御史臺介入張子胄之事,隨意審查一番便適可而止。
這件事最重要的一點便在于對房俊審查,只要有這個程序,能否查出問題并無所謂。
甚至于如果當真查出房俊私底下運作張子胄進入工部,李承乾都要替房俊遮掩一二……
打擊房俊的威望可以,打倒房俊不行。
王德從門外急匆匆快步而入,一貫平靜的面容少見的顯出焦急,直入御書房內,低聲道:“陛下,承天門外有學子斃命!”
御書房內四人頓時大吃一驚,素來“袖手旁觀”“清靜無為”的李勣都挑了下眉毛。
誰都知道陛下對這一科的進士無比重視,是想著要全部培養成帝王肱骨來安排的,現在有人膽敢于承天門下、太極宮外,悍然殺害“天子門生”,這簡直就是直犯天顏!
有人要向皇權挑戰嗎?!
李承乾面色鐵青,罵了一句:“蠢貨!”
事情鬧到死人的地步,顯然出脫離了掌控,這句“蠢貨”在罵誰顯而易見。
只能是劉祥道。
請...您....收藏6...9...書....吧....!
弄巧成拙了……
李勣終于開口:“陛下,當采取強硬措施及時制止承天門混亂,而后令三法司一并介入,徹查到底將兇徒揪出來!”